韩国三级日本三级国产三级|欧美人禽性动交异族另类|女方用嘴巴吃鸡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九一制片厂果冻传媒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健康教育 >>健康知識

健康教育

健康知識

折騰不出健康,“作”出來的病

發布時間:2018-10-13 瀏覽次數:
字號: + -

  醫案實錄

  現在什么主題在年輕人中最火爆?節食、健身無疑!事實終究不過一個“瘦”,一個“美”。但在追求“瘦與美”的過程中,他們往往因方式不得法而招來意想不到的疾病。今天,付煜醫師就為大家介紹兩位在臨床工作中遇見的年輕病人。他們遇到的健康問題,在現在的年輕人當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值得大家的警惕。

  減肥“暴瘦”,求仁得仁,竟是病?

  小南是一個愛美的女孩,一米六幾的身高,一百零幾斤的體重,BMI 20(BMI理想指數是18.5至23.9),看上去也是勻稱身材,絕對算不上胖,但就是想追求一個“好女不過百”的“暴瘦”效果,沒少琢磨著各種減肥的偏方。什么“三個蘋果減肥法”“八杯水減肥法”,什么酵素、藜麥、魔芋粉,什么“輕斷食”“減肥代餐”,除了不愛運動,在節食減肥上不說是頗有心得,也是勇于嘗試、敢于接受各種新鮮事物的。沒想到就在這不斷節食、不斷減肥的過程中,某天起,小南真的突然瘦下來了。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她“暴瘦”十余斤,一下子體重就跌破100斤大關,可算是求仁得仁、達成所愿了。可還沒來得及開心,小南就發現自己這“瘦”得收不住了,體重還在往下跌。同事都說她瘦得脫相,人看起來都不精神了,而且逐漸出現了口干的癥狀,小南害怕了,這不是得了什么病吧?趕快來到醫院一檢查,空腹血糖11mmol/l,糖尿病?!小南百思不得其解,糖尿病不都應該是大胖子得的“富貴病”嗎,是“吃”出來的代謝疾病啊?不說自己這么瘦,就是這年年歲歲一直節食,不是吃菜葉子就是粗糧,恨不得吃不了幾口肉,怎么會得糖尿病呢?

  確實,糖尿病是種代謝疾病,大多數普通的糖尿病患者都是因為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胰島功能受損,體內用以拮抗血糖的胰島素不是功能減退就是含量減少,血糖沒有了“對手”自然會升高,也就成了糖尿病。但這會損害胰島功能的不良生活習慣,不僅僅只有暴飲暴食、營養過剩一種,你知道嗎?過度的“暴力”節食、營養不良,也會誘發胰島功能減退。

  這是因為簡單粗暴的節食,不吃主食,不吃肉蛋奶等蛋白質,只用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營造飽腹感,長此以往,勢必造成慢性營養不良。人體所需的三大必需營養素,糖類、脂肪、蛋白質,對于我們機體來說是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和能量來源,如果你不吃,沒有外源的來源,人體只能拆東墻、補西墻地從身體里“挪用”,這也就是節食減肥的人肌肉含量少,抵抗力低容易生病的主要原因。因為構成肌肉的蛋白質被“吃掉”了,保護身體維持抵抗力的免疫蛋白生成不足。同樣的道理,胰島細胞也是如此。在缺少蛋白質的情況下,胰島細胞不得不加班加點地工作,竭盡全力地為身體產生胰島素,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此下來只能導致胰島細胞因為“過勞死”紛紛衰竭,從而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誘發糖尿病。

  健身教練“肌肉男”竟得糖尿病,哪兒說理去?

  如果說小南的糖尿病,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所致還好理解,那么小北的糖尿病,可真是他想破頭也不明白的“無妄之災”了。

  小北是一名健身教練,身體特棒,平時從不得病,一日三餐規律,還每天都鍛煉,可以說是作息健康的典范。更是為了健美,練出了一身漂亮的肌肉,有著讓健身房里的人們都羨慕不已的好身材。沒想到,單位每年的例行體檢報告一出來,空腹血糖24mmol/L,尿酮體++,高度懷疑糖尿病,建議馬上到醫院就診。小北百思不得其解,自己這么健康怎么會得糖尿病?一定是體檢機構弄錯了結果!可來到醫院一查,不僅僅是糖尿病,還有糖尿病酮癥,需要住院一段時間應用胰島素治療。小北這可嚇壞了,自己母親是20多年的糖尿病患者,以往一直用口服藥治療,前兩年因為血糖控制逐漸不良才改用了胰島素,自己這一上來就用胰島素,肯定是病得很嚴重了。在等待檢查結果的時候,小北焦慮極了,忍不住用手機上網查了很多消息,忐忑不安地問醫生,“醫生,我是健身教練,平時生活很健康的,經常鍛煉,我不應該得糖尿病吧?我這是不是那個1型糖尿病啊,是不是遺傳的啊?我還沒結婚呢,我這還能結婚嗎?”

  看著小北這快要哭出來的樣子,醫生也是哭笑不得,看來治病只是一方面,主要還是心病,這健身教練得糖尿病,要是不解釋清楚了,非得給他嚇出男兒淚來不可,連忙把問題說個清楚。

  其實小北這個情況,并不是簡單用1型糖尿病可以概括的,雖然他的胰島素功能實驗提示胰島素分泌曲線低平,胰島素釋放量少,尿中有酮體生成,年紀也比較年輕,但他這糖尿病得的,主要是“作”出來的,并不單純是1型糖尿病那種遺傳占主要病因的緣故。作為健身教練,小北每天鍛煉的時間長、強度大,因而飯量也大,特別是為了練肌肉,還食用很多的牛肉、雞胸肉這樣的高蛋白肉制品,而且還喝蛋白粉補充,每天蛋白的攝入量遠超過膳食指南的科學劑量:成年人每人每日平均攝入總量120~200g的魚、禽、蛋、瘦肉。小北那樣的高蛋白飲食,實際上是為胰島細胞增加了過重的負擔,每日需要代謝消耗的食物量遠遠超過胰島細胞的工作能力,雪上加霜的是,這種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結構,會造成脂肪、蛋白質代謝不完全,生成大量的代謝終產物——酮體,堆積在體內,酮體可以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并被檢測出來,也就是“糖尿病酮癥”,如果進一步堆積,很容易誘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嚴重者會發生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對于小南、小北這種病人,口服糖尿病藥物并不適合,只能先暫時應用胰島素治療。值得慶幸的是,這樣的患者,因為年輕,身體“底子”好,經過一段時間的規范治療,用外源胰島素代替身體自身產生的胰島素,讓自身的胰島細胞可以“放個假”,得到充分的休息,胰島功能是可以“緩過來”的,很多人在一段時間后都是可以停用胰島素的。

  所以說,在追求“瘦與美”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維護健康,做什么事都要記得過猶不及的道理,只有采用科學的方法,注意膳食平衡、合理運動,才能享受健康與美麗。

  文/付煜(北京朝陽醫院西院內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