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病歷
【人文科室-敘事醫學病歷】子宮內膜癌女性的助孕之路
生育權是所有女性的基本權益,然而少數女性的求子之路卻異常曲折和艱辛。
2022年5月份,高女士夫婦來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找鹿群主任就診。當詢問病史時,她哽咽了。我們安靜地等她平復心情后說,她得過子宮內膜癌,不知道還能不能懷孕。鹿群安撫她說:“我先了解一下您的具體情況,可能是有希望的,我之前有為子宮內膜癌患者助孕經驗,雖然過程難熬,但是最終成功懷孕了?!边@句話似乎給了高女士一些勇氣,她放松了很多。
經過問診,我們清楚了高女士的大概情況,她2021年5月因異常子宮出血,外院行宮腔鏡下診斷性刮宮,術后病理提示子宮內膜癌,呈子宮內膜樣腺癌,局部可疑侵犯肌層;盆腔核磁提示未見子宮肌層浸潤。診斷為子宮內膜癌I期。進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療,并在2021年10月及2022年4月分別行診斷性刮宮,子宮內膜病理均提示完全緩解。高女士丈夫精液常規結果大致正常。她說,她是通過病友介紹,知道鹿群主任在腫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有豐富經驗,所以慕名前來。
鹿群通過婦科超聲給她初步評估卵巢功能比較好,她的情況有懷孕的機會。高女士眼眶瞬間紅了,她抓住鹿群的白衣激動地說:“鹿主任,真的嗎,謝謝您,謝謝您,也拜托您了!”鹿群安慰她說:“我們一起努力,相信會有好結果?!蔽覀兌挤浅M楦吲?,她才34歲就經歷了子宮內膜癌帶來的痛苦和恐懼,我們也很尊重她的選擇,經歷過病痛后仍對生活充滿希望,仍然憧憬有一個健康的寶寶和幸福的家庭,我們也非常愿意幫助這樣一個樂觀積極、內心強大的女性。
接下來,鹿群詳細評估了高女士的情況,交代病情后,為她制定了一套適于子宮內膜癌助孕的方案?,F在是最后一次GnRHa剛注射不久,建議盡快建檔,然后進行促排卵治療。因放置曼月樂,建議先攢胚胎,待有3-4次胚胎移植機會后,再取出曼月樂,通過宮腔鏡評估內膜,然后進行移植胚胎。2022年5月末,高女士開始了第一周期促排卵,竇卵泡為4個,基礎生殖激素處于較低值,注射促排卵針的前10天,卵泡和激素均未有反應,鹿群跟她交代病情,想抓住這個時機,建議她堅持繼續促排卵,最終促排卵20天時,卵泡終于成熟,直徑達到了14-20mm,這時鹿群和高女士都松了一口氣,最后獲卵5枚。當大家都剛剛松了一口氣時,一個晴天霹靂卻來了,這5枚卵子均為未成熟卵;進行未成熟卵培養,4枚成熟,只有一個正常受精,最終培養成一個6細胞胚胎。高女士受到打擊,鹿群雖有些遺憾,但她還是找到高女士,安慰她,并鼓勵她繼續促排卵保存胚胎,雖然結果不是很滿意,但是至少還有一個胚胎。同時鹿群將這份病歷提到科里進行討論,專家們認為本次促排卵結果不好的原因,一是長期GnRHa抑制,這一波卵泡可能處于一個休眠狀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GnRHa長期抑制導致促排過程中LH過低,進而導致卵泡發育和成熟障礙。最后得出結論,等患者垂體和卵巢恢復功能,來一次正常月經后,使用黃體期方案,保護內膜的同時進行促排卵治療。
2022年8月,高女士開始第二周期促排卵,采用來曲唑+黃體期方案,獲卵4枚,均成熟,受精4枚,冷凍2枚6細胞胚胎和一個4BA囊胚。這次促排卵和胚胎培養結果較前明顯改善,患者重拾信心,臉上多了一些笑容。她主動跟鹿群說:“主任,謝謝您,這個方案很好,我想再促一次,再多攢攢胚胎再移植?!庇谑?,在2020年9月,高女士開始第三周期促排卵,同樣是來曲唑+黃體期促排卵,這次獲卵11枚,受精8枚,冷凍7細胞胚胎和8細胞胚胎,以及兩個囊胚,評分4AB和4BA,都是一級優質胚胎。
這次,高女士一共冷凍了5個卵裂期胚胎和3個囊胚,她知道結果時,非常開心,臉上一掃初診的陰霾,眼里洋溢著燦爛的笑意。鹿群見到她,也是由衷地替她開心。隨后打算行宮腔鏡檢查明確子宮內膜情況。但是因為疫情原因及個人因素,耽誤了一些時間,直到2023年4月,高女士才復診。
子宮內膜病理提示完全緩解,同時取環。高女士拿著結果就診,神采風揚,她變得更加積極和自信。鹿群采用降低雌激素的辦法進行移植,于2023年5月采用來曲唑誘導排卵周期進行胚胎移植,移植一枚囊胚。移植后14天驗孕,結果不盡人意,沒有妊娠。高女士那天還是哭了。她說,她知道沒法保證一次就成功,但是拿到結果這一刻,她還是很難過。我們非常理解她,因為疫情原因,她的就診時間有拖延,足足經歷了一年才進行第一次胚胎移植,治療過程也一波三折,她的心歷路程,我們感同身受。她深深吸了一口氣,含著淚,卻笑著對我們說謝謝,她會努力調整心態,然后盡快回來再次進行胚胎移植。我們心里也有些難過,同時也很欣慰,她是一個堅強也懂得感恩的患者,我們愿意繼續盡全力幫助她實現成為母親的愿望。高女士可能需要時間消化這些消極的情緒,我們也在等她回來復診,這個故事未完待續,但我們堅信,美好的結局一定會如期而至!
跟隨鹿群主任門診學習,我們能見到更多的疑難病例,不僅能從鹿主任身上學到深層次、更寬廣的專業知識,而且可以從她身上看到為患者著想、尊重體諒關懷患者的一顆熾熱的心,理解患者的痛苦,感受他們的焦慮,撫慰他們的無措,重建他們的信心,領著他們看到希望。醫者仁心,大醫精誠,值得我們后輩學習!
對于患者,當我們與他們站在同一個角度、方向、高度時,我們看到了他們的感受和需求,能感同身受,便也會竭盡所能幫助他們;尤其像高女士這樣的患者,年輕卻經歷如此風浪和痛苦,仍然對生活充滿熱愛和希望,我們的內心會因為這樣的患者而再次燃燒和悸動,我們會感受到自己職業的責任和使命所在,正是不斷的、一次次的被震撼和被感動,我們能不斷自省、不斷修煉、不斷升華,變得更好,且不忘初心!
生殖醫學中心 馬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