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文化
參加醫療保障服務有感
2022年1月12日至19日,我有幸參與到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醫療保障服務之中,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朝陽醫院)不同科室人員的精誠合作下,圓滿完成國此次光榮的保障服務。
12日入住后,我們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把分配給我們的房間以最快速度整理成“醫務室”。大家分頭合作,有人整理藥品、有人調試儀器、有人消殺環境、有人協調溝通……隊員們鼓足干勁兒,用最短的時間做好了醫療保障的準備工作。
雖然這次保障隊員之前都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相關保障工作對我們來說是輕車熟路。但我們心里明白,只有謹慎小心不懈怠,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會議期間保障人員身體健康是的重要任務,有兩件事印象頗深,第一次要全體大會期間,一位新京報的記者急忙從會場里奔向我們的醫療服務點兒,一手攥住另一手的手指,神色緊張。她應該是手部受傷,不等她開口我已經將急救箱打開準備對癥取藥。“您怎么了?受傷了嗎?”我關切地問道。“我手指甲被機器碰傷了,這可怎么辦?我還有事兒,得趕快回去。”她急切地回答到。
醫療隊成員們分工合作,有做傷口沖洗的、有準備好消毒包扎的、有做健康指導的、僅用三分多鐘就為其處理好傷口。可能感慨于我們的專業速度,記者驚訝地連聲道謝后就快速回到自己工作的崗位上去。
還有一位三十出頭的警察小伙,一早就捂著胸口來找我們,說心臟難受。大家迅速為其做心電圖,發現異常后詢問后得知,因為工作需要他已數天睡眠不足,外加受涼和疲勞誘發心臟不適。我們為其進行健康指導,并配以藥物,加了微信隨時關注他的身體情況,叮囑其休息和復診,直到心電圖正常及自身感覺良好。
這些小事,雖沒有驚天動地的舉措,但足以說明我們這只隊伍專業素質過硬、人文關懷到位、團隊團結協作。
在每天休會間期,也會有人大代表和工作人員來到我們團隊的“醫務室”尋求幫助。
大多數人都“陽過”,問在最多的是咳嗽、咽痛、氣喘……我們仔細問診,什么時間咳嗽?咳嗽之后可有氣喘?夜間睡覺時可有咳醒?咳嗽后是否有痰?痰成什么顏色?是否有痰塊……
與會期間,作為此次會議代表之一的朝陽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張金保還特意來到“醫務室”看望大家,肯定了我們的工作與付出,鼓勵我們繼續發揮工匠精神,做好保障服務,做出色的朝陽人。
大會順利結束后,與會代表發來了感謝信,對我們團隊在會議期間付出的努力給予肯定。
上一篇: SICU的一次搶救
下一篇: 思念與未來,祝念念快樂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