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病歷
【人文科室-敘事醫學病歷】三月抗爭,終戰病魔——北京朝陽醫院為云南極重度脊柱側彎女孩重燃希望
“如果沒有紅十字會、基金會與北京朝陽醫院的關心和幫助,我的孩子這輩子就沒有希望了,謝謝您們。”看著手術后逐漸好轉的孩子,家住騰沖市猴橋鎮輪馬村的患者母親激動之情難以言表......
經過三個多月的治療,一位來自云南騰沖市的極重度脊柱側彎患者終于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但是,她的生命之花已在此時重新綻放......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來自于云南省騰沖市的一個小村莊,我們就叫她小蔡同學吧。12歲可愛的花季少女,卻因身患嚴重脊柱側彎而失去了本該擁有的多彩生活。身高不到1.2米的她,由于心臟、肺臟被嚴重扭曲的脊柱壓迫,致使輕微的活動也變得如此困難。
身高與妹妹相近的小蔡同學
大海脊柱拯救行動再次來到了云南省騰沖市,在與基金會和紅十字會組織義診時,工作人員一眼就發現了躲在人群后面的她。看到脊柱側彎如此嚴重的她,義診專家與愛心人士知道,若不盡快手術,她的花季生命會早早凋零......
大海脊柱拯救行動再次來到云南省騰沖市
正在接受檢查的小蔡同學
為了給她帶去“生的希望”。市紅十字會與深圳慈緣慈善基金會的愛心人士、猴橋鎮領導三次趕赴騰沖市猴橋鎮輪馬村小蔡同學的家進行探望,與家里討論孩子的治療方案與費用問題。然而家里環境卻令孩子的治療雪上加霜......
姐妹三人與爺爺相依為命
因家庭貧困,出生便檢查出脊柱側彎的她卻沒能得到及時治療,飽受病痛的折磨。孩子的父親也早已失聯了2年多,母親外出打工,姐妹3人與爺爺相依為命的生活,經濟非常拮據。然而,此次住院費用與往返的交通費用對這個捉襟見肘的家庭是一筆天文數字。萬幸的是,在大海脊柱拯救行動與市紅十字會及慈緣基金會的共同努力下,小蔡同學的治療費用終于有了著落,基金會的愛心救助為這一家人承擔了大部分的費用。一家人為此都激動萬分,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小蔡同學的母親也專程從廣東趕回來陪同孩子去北京朝陽醫院治療。
小蔡同學來到北京朝陽醫院接受治療
在紅十字會、深圳慈緣慈善基金會及相關部門的關心下,小蔡同學在其母親的陪同下順利從保山市乘飛機到北京朝陽醫院住院治療,小姑娘在這里感受到了朝陽醫院骨科醫生和護士們最溫暖的關愛,接受了最專業的治療。在這里,小蔡同學所面臨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盡管極重度脊柱側彎患者在北京朝陽醫院盡管已不再少數,但是北京朝陽醫院脊柱畸形治療團隊在看到這個孩子時便知道,這將是一場持久戰。
小蔡同學術前檢查顯示極重度脊柱側彎
經過對小蔡同學的全面檢查,脊柱畸形團隊將去診斷為極重度脊柱側彎。由于在脊柱側彎原始狀態下進行手術的難度極大,因此,在經過診療團隊再三討論后,北京朝陽醫院專家給出了牽引治療的治療方案。然而,由于小蔡同學的脊柱側彎僵硬程度較高,初始的枕頜吊帶與雙下肢的對抗皮牽引并未帶來太多的拉伸效果。
小蔡同學在牽引同時鍛煉肺功能
此時,骨牽引的必要性便隨之而來。在入院兩周后小蔡同學便開始了漫長的頭顱環重力牽引。這一牽便是兩個多月,但是,在此期間,小蔡同學始終在配合專家醫生的診療方案調整,使牽引治療獲得了最大的效果。最終小蔡同學接受了最終的手術治療,使脊柱側彎獲得了極大的改善,改善程度高達80%以上,小蔡同學身高也增長了11cm。
小蔡同學術后脊柱側彎正面與側面均獲得80%以上改善
小蔡同學順利出院返回保山,北京朝陽醫院骨科醫生向其母親詳細交待了孩子術后回家的注意事項。這次的醫療救治行動,給予了她一個嶄新的人生,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幫助下,小蔡同學一定會快樂的成長!
大醫精誠,大愛無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骨科海涌教授脊柱畸形矯形團隊,從事脊柱畸形的臨床救治和實驗研究三十余年,已經成功主刀救治了六千余名脊柱畸形患者,給了無數患者生的希望。而大海脊柱救助行動自2006年由海涌教授發起以來,13年間多次遠赴青海省玉樹州、云南省保山市、可可西里無人區等偏遠高原山區篩查、診療、救助貧困脊柱側凸患者。目前,已有近千名邊遠山區貧困患兒在大海脊柱拯救行動的救助下接受了及時的救治。
海涌教授脊柱畸形診療團隊
骨科 海涌主任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