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文化
“有事找我”之二:授技藝 實操BLS與“救命神器”
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是對公共衛生保障最大的考驗。其中,突發心跳呼吸驟停,是所有考驗中的最難點。如果得不到及時施救,突發事件人員就很難有機會轉危為安。2008年夏季奧運會上,在老山奧運場館的南非籍教練員突發心跳呼吸驟停,經及時發現與救治,最終康復。該事件也成為北京夏季奧運會良好醫療服務保障的有力證明。
作為雙奧之城,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即將開幕,賽事各項準備工作都在井然有序地進行中。醫療保障人員在正常開展服務工作的同時,積極伸出熱情之手,向同樣從事保障工作的其它崗位的志愿者們傳授技藝。
在國家速滑館內設置有多臺自動體外除顫儀(俗稱“救命神器”,英文簡稱AED)。很多人經過時,常常會停下來瞅一瞅,然后搖搖頭離開。如何快速準確使用該“神器”,確實很考驗所在區域的服務人員。當禮賓部向醫療防疫部門發出邀請,希望能得到醫療部門的技術支持時,速滑館環內和環外的醫療服務人員立即回應,不約而同地組織了兩場基礎生命支持(BLS)培訓,其中,重點傳授AED使用。
授課團隊(觀西陳陽育團隊和FOP高超團隊)非常認真地講授了BLS內容及流程,同時通過演示告知聽眾操作核心點。聽眾(來自北師大、中國社科院、中華女子學院等)也是全神貫注、認真聽講,不時跟著老師演練,提問不斷,生怕有遺漏之處。整個培訓現場氣氛熱烈,熱情滿滿。
心跳呼吸驟停,簡稱CA。全國每年有超過55萬次的發生,能救治成功回歸社會者不到1%。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是目擊者救治。在大型體育賽事期間,各類志愿者積極參與,是確保救治有效非常重要的方式。
學會BLS,掌握“救命神器”。
今日“有事找我”之關鍵,授之以漁,傳技藝。
醫療隊 何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