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日本三级国产三级|欧美人禽性动交异族另类|女方用嘴巴吃鸡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九一制片厂果冻传媒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醫院概況 >>醫院文化

醫院概況

醫院文化

【建黨百年征文選登】病理科變遷記

字號: + -

記得我剛來到朝陽醫院病理科的時候,科里人員并不多,總共才十幾人,之后又有些人陸陸續續地來了又陸陸續續地走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科里總人數一直維持在十二人左右。

那時候,病理組織學診斷數量每天大約有三四十個蠟塊,偶爾四五十個蠟塊就算多的了,沒有細胞學診斷,記得有一年過春節才三個蠟塊,那感覺真是“過年了”。

那時病理科的技術工作全部由手工完成,可以說就是個手工作坊,技術室的自動機器只有兩臺磨刀機,一臺粗磨一臺細磨,還經常壞,所以磨刀就成了技術人員的第一基本功,每天上午切片,下午就磨刀。

我們有一塊長條的細磨刀石,如果磨刀機壞了,我們就把刀按上刀背然后在磨刀石上按“8字磨刀法”開始磨刀,一磨就至少要兩個小時,如果力度不夠,磨的時間還要更長,常常磨得腰酸背痛。然后再被刀,就是用一塊皮子來磨刀。刀磨不好片子就切不好,所以磨刀是最讓人頭疼的事。

組織塊的處理也全部由手工操作:組織塊放在脫水籃里,從一缸試劑倒到另一缸試劑里,一缸缸的要倒十二缸;浸蠟就更麻煩了,要把組織連同病理號一起一塊一塊地放到烤箱里融化好的小蠟碗里,然后再把這些組織一塊一塊的連同病理號一起轉移到包埋模子里進行包埋,這些工作需要兩天的時間才能完成,因為全部是手工挪來挪去,既耗時又容易出錯。

后來有了一次性刀片,省卻了磨刀的痛苦,提高了切片質量。再后來又有了全自動脫水機,這樣組織塊不用時常暴露在外倒來倒去,減少了人為出錯的機會,而且脫水機設定好程序夜間運行,第二天早晨就把組織處理好了,縮短了一天時間,大大提高了效率。再后來又有了包埋機。

2004年以來,伴隨著醫院的快速發展,病理科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科主任的帶領下,職工團結一致,遵守院紀院規,堅持政治學習與業務學習相結合,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和大局意識,發揚實干精神與奉獻精神,圓滿完成醫院的各項任務。全科人員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營造了和諧奮進的工作環境。不僅在臨床病理診斷尤其是消化、呼吸病理診斷方面在北京市位于前列,在國內業界也有了不小的影響力,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均活躍于中華病理學會及北京醫學會病理分會各學組。

去年,病理科主任金木蘭領銜的“朝陽寬廣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影像學術會議MICCAI舉辦的“消化道病理圖像檢測與分割國際挑戰賽”中,獲得“結腸組織分割和分類”項目組冠軍,獲“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優秀創業團隊”一等獎及“首都醫科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活動”中醫學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場景展示項目。申請專利2項,“基于深度神經網絡的胃早癌組織學圖像分類系統”和“一種構建消化道腫瘤病理診斷標準方法和系統”。近年來共有三人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

如今的病理科,包括研究生和規培生在內有四十余人,脫水機、包埋機、組化機等樣樣俱全,而且都經過了幾次更新換代,質量質控都有了新的標準,還組建了分子病理實驗室,增加了許多先進的儀器設備。每天的組織學病理工作量將近一千個蠟塊,其它各項技術工作如冰凍、免疫組化、特殊染色、脫落細胞病理等等也滿負荷運轉。

病理科發展到如今的狀態真是今非昔比。

我們在朝陽醫院工作了二三十年,見證了醫院的飛速發展和巨大變化,也親身經歷了病理科從手工到全自動的蛻變。從患者擠得水泄不通的工字樓就醫環境到如今寬敞明亮的門診大樓,從五百張病床到如今的一千八百余張病床;從病理科當初的十個人到如今的近四十人,許多新工作新項目從無到有,新技術的開展應用,處處體現了朝陽醫院從弱小到不斷壯大的過程,作為朝陽醫院的病理人,我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病理科 趙宏穎 李雪 金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