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年紀輕輕為什么記不住事?
編者按:為貫徹落實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精神,營造醫(yī)院良好的科普氛圍,同時選拔2021年各媒體科普節(jié)目展播人員、各級科普大賽參賽選手。院工會、院團委與宣傳中心聯合舉辦“智慧朝陽杯”健康科普能力大賽。現推送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以饗讀者。
匆匆忙忙地擠上地鐵,剛剛慶幸沒有遲到,聽到報站的聲音又急出一身冷汗,啊,坐反方向了;拿著手機刷幾個視頻,一抬頭,啊,坐過站了;日常工作中,出門忘帶鑰匙、上班忘帶飯卡、拿起手機準備回復信息,打開微信看了幾條新進來的消息,就忘了自己剛剛想要干什么了……這些情況在年輕人中并不少見。
最近網絡上更是流行著“當代90后初老癥狀”:脫發(fā)、無法熬夜、無法輕易減輕體重、記不住人名(本人就是)、覺得時間過得飛快、很快忘了剛剛要做的事、無法消除疲勞、爬樓梯走兩步就覺得喘、開始注重養(yǎng)生……親愛的80后、90后們,你們中了幾招?
實際上,引起記憶力減退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生理原因導致的,有些與合并的疾病有關。
1.生理因素
2020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fā)表的研究顯示,人腦的認知功能在35歲時達到巔峰,隨后開始逐漸減退,尤其是45歲以后,大腦的衰退速度會明顯加快。這是中老年人產生記憶力障礙的常見原因,一般進展緩慢。
2.不良的生活方式
1)65歲以前的肥胖:65歲以前的肥胖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的風險比正常體重者顯著增高。
2)吸煙:流行病研究證實,吸煙者患癡呆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2.14倍。
3)飲酒:長期大量飲酒可以導致慢性酒精中毒,從而對認知功能產生顯著影響。
4)生活作息不健康:大腦需要依靠良好的睡眠來鞏固記憶力。年輕人不良的生活作息,如熬夜、長期缺乏睡眠、晝夜顛倒、睡眠質量低下等,容易導致記憶力衰退。
郁金泰教授團隊繪制了10種可能促進認知障礙發(fā)生的睡眠特征/障礙圖譜,對認知障礙風險的影響各有差異:睡眠時長與認知功能障礙呈“U型”關系,失眠增加認知功能障礙27%、睡眠分裂增加11%、日間功能障礙增加16%、潛伏期延長增加7%、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增加90%、在床時間過多增加15%、睡眠呼吸暫停增加29%、不習慣午睡增加54%、睡眠效率低增加15%。
引自網絡
3.合并疾病
在年輕人中,容易引起記憶力減退的疾病主要是抑郁癥,體位性低血壓和頭部外傷。血壓和頭部外傷。另外,由于生活方式的原因,年輕人血壓、血糖升高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平時應注意監(jiān)測血壓,檢測血糖,尤其是肥胖或者有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4.其他因素
長期的精神緊張、早年時的低教育水平、中年期的聽力減退或喪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睡眠呼吸暫停等,也會降低記憶力。
這么多可以引起記憶力減退的因素,我們應該如何預防記憶力減退呢?郁金泰教授牽頭的國際研究團隊針對記憶力減退,提出具有A級證據的干預措施,年輕人應該注意的包括:
①多從事認知活動,如閱讀、下棋等腦力活動;
②避免糖尿病;
③避免頭部外傷;
④避免高血壓;
⑤避免直立性低血壓
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
⑦放松心情,平時避免過度緊張;
⑧早年盡可能多地接受教育;
⑨定期檢測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年輕的80后90后們,積極做好以上的預防工作,你們就可以有效地減少愛忘事的情況了!
專家簡介
張娟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yī)師,醫(yī)學博士。
社會兼職:
中華醫(yī)學會北京分會第一批“醫(yī)學科普講師團”講師
中華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委員
北京神經內科學會神經精神及臨床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
北京神經內科學會神經變性病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中國康復醫(yī)學會阿爾茲海默病認知障礙康復專業(yè)委員會腦疾病認知障礙臨床學組委員
中國微循環(huán)學會神經變性病專業(yè)委員會額顳葉癡呆學會委員
北京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委員
北京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中國微循環(huán)學會神經變性病專業(yè)委員會基因與精準醫(yī)學會委員
北京腦血管病防治協(xié)會醫(yī)體融合與腦健康專委會委員
中國醫(y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委員
北京神經變性病學會理事
專業(yè)特長及臨床科研重點:腦血管病、認知功能障礙、睡眠障礙;承擔北京朝陽醫(yī)院神經內科記憶門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