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文化
我所熱愛的工作——護士
我叫孫星,北京朝陽醫院西院全科醫學科的一名護士,今年是我在醫院工作的第十個年頭。從一名初出茅廬的實習生到現在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護師,醫院和科室像是一方熱土滋養著我的成長。
應對北京的早高峰,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趕早不趕晚”。每天為了保證準時到崗上班,我早上六點半就起床了, 7點之前出發。護士,其實像戰士一樣,在我們的字典里沒有“遲到”二字。戰士們保衛祖國的大地邊疆,而我們白衣戰士,保衛的是人民的身體健康和公共醫療衛生安全。不同的責任,相同的使命。
來到醫院后,我首先換好護士服,整理儀容儀表,以昂揚的精神迎接新的一天,也為8點的晨會和交班工作做足準備。7點50分,我會準時出現在護士站,與同事們做簡單交流,然后晨會和工作交接就開始了。我們和前一班的同事們一起來到每個病房,給每一位患者帶來親切的問候并交接相關工作內容,這種親人般的關切,讓患者們在每天一大早就感受到我們科室大家庭的溫暖。之后,就是上午的治療了。從患者的神志到各項生命體征,從管路到皮膚,患者身上多了一道壓痕或者少了一個皮疹都逃不過我們的眼睛。
“爺爺昨天睡得怎么樣?夢見吃好吃的了沒有啊?”,我的一聲招呼給張爺爺逗樂了,“哈哈哈,我牙齒都快掉光了,能吃什么好吃的?”我說:“您別著急啊。好吃的多著呢,而且不費牙。打完這針我給您推薦幾款網紅零食!”。
一邊聊,一邊給爺爺的手臂擦藥消毒打針,一氣呵成。“爺爺,明天我給您帶點固體酸奶(凍干乳酪塊)嘗嘗,含在嘴里就行,不費牙,酥酥的入口即化”。張爺爺一聽,“酸奶我吃過,現在還有固體的了?行!我試試。謝謝小孫護士”。
這是日常工作中再小不過的一個故事了,也就是在這一個個小故事中,我們漸漸走進患者內心。一切從“心”溝通,這種有效的溝通方式可以真正走進患者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想法,幫助他們解決自身關切的問題,讓他們心情放松地接受護理工作,也能夠促進患者身體更早康復。
全科醫學科里高齡的患者比較多,對待他們首先是要給予充分尊重。這里的爺爺奶奶們有的脾氣好和藹可親性格開朗,有的則脾氣倔強沉默寡言不愛交流。對待他們,要投其所好,設身處地地去體會他們的心情。生病住院了,人的身體和心情難免有痛楚有低落,我們的護理工作除了治療外,還要充分調動和體恤患者的個性需求。比如有的患者怕打針,對他們來說打針是心里極其恐懼的一件事。面對他們的緊張和偶爾的抗拒,我們要安撫著他們完成這項工作。
白天的病區相對熱鬧一些,有來來往往的醫護人員,病人家屬等等。到了晚上,科里通常是一個護士負責整片病區。上夜班的時候,我們會認真書寫護理記錄,完成夜間護理任務和查房。患者的主要治療時間是在白天,夜里他們最需要的就是踏踏實實睡一覺了。查房的時候,我們輕輕推開病房的門,來到每個患者床前檢查,確保一切正常后,我們再輕輕地關上房門。老年人睡眠較淺,我們生怕發出任何聲響吵醒他們。完成查房和巡視后,我們會回到護士站待命,整理病歷并為第二天早上的工作做好準備。
護士的工作是繁瑣的,需要專業的護理技術和嚴謹仔細的工作態度。在日復一日中,我們把醫院和病區當成了第二個家,這里的患者就是家人。我們細致入微地照顧著他們,他們也視我們為他們眼中最可愛的人。
今年護士節當天,我們收到了一位患者張阿姨的祝福。看到她在朋友圈里對我們工作的認可,全科護士們的心里暖極了。匆匆的腳步,忙碌的身影,高超的技術,專業的呵護。護士的每一天都是平凡的,我們用生命中的美好年華譜寫著奉獻的贊歌。
明天,仍將是繼續忙碌的一天。
全科醫學科
孫星
附患者朋友圈截圖。
上一篇: 致敬默默堅守崗位的“隱身戰士”
下一篇: 北京朝陽醫院西院那些事——來自患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