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新療法
技術前沿:不斷探索 勇攀高峰--胸外科微創手術邁上新臺階
10年前,我院胸外科還是以傳統開胸手術方式為主,胸腔鏡技術開展并不普遍,且當時僅能完成肺大泡、肺楔形切除等操作相對簡單的手術。李輝主任積極倡導和推動微創技術在我科的開展,不但身體力行,還多次派出我科年輕醫生前往國內外醫院學習,使我科的微創手術技術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達到國內較先進水平。目前,胸腔鏡手術已占我科手術總數80%以上。但是,我們并未止步于此,為追求更進一步的微創,在國內開展新型微創手術術式,并且多次成功舉辦腔鏡手術學習班。近日,我科又成功完成了一例單孔肺葉切除和多例經劍突下胸腔鏡手術,由于此類手術操作要求較高,目前只在國內少數幾家醫院開展,這標志著我院胸外科胸腔鏡手術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已達到較領先水平。
眾所周知,傳統的開胸肺葉切除手術切口長度大約為20-30cm,僅皮膚縫合就多達30余針,并且手術時間長,創傷大,出血量多,術后疼痛明顯,恢復時間長,還會在胸壁上留下長長的瘢痕,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進入電視胸腔鏡時代之后,手術切口的長度大大縮小,通常只通過2-4個操作孔完成手術,其中主操作孔不過4-5cm長,創傷明顯減少,患者痛苦少,且手術效果與開胸相當,淋巴結清掃范圍甚至更大,出血量少,術后恢復更快,住院時間短。截至目前,我科采用多孔技術已成功完成數千例胸腔鏡手術,已擁有十分成熟的手術技術和大量手術經驗。從今年9月至今,在胸外科李輝主任的倡導和支持下,我科相繼開展了單孔肺葉切除術和經劍突下胸腔鏡手術,目前已完成10余例單孔胸腔鏡手術,使我院的胸腔鏡手術技術達到了國內較先進水平。
單孔胸腔鏡手術,顧名思義,即胸腔鏡的光源和所有操作器械經單一切口完成手術,是基于傳統三孔胸腔鏡手術的一次技術革新,在目前現行的微創手術基礎上實現更加微創。單孔手術的切口長度與常規胸腔鏡手術的主操作口相當,約為3-5cm,舍棄了輔助操作口,雖然對患者的創傷更小更少,術后疼痛明顯減輕,更利于恢復,也縮短了住院時間,節約了患者的花費。但這意味著手術操作難度比以往更大,對外科醫生技術要求更高。經劍突下切口胸腔鏡手術的優點是明顯減輕了因胸部切口及肋間神經壓迫造成的術后疼痛,并且可以同一體位做雙側胸腔手術,省去術中變換體位的過程,大大縮短手術時間。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治療肺癌,術中視角與以往開胸手術直視視角相似,病灶暴露容易,也可以用手指觸摸到,利于術者判斷和操作,并且淋巴結清掃范圍及效果相當,但出血量更少。
我科的另一大特色是全腔鏡食管癌切除術,即所有手術操作均是經胸腔鏡及腹腔鏡完成,對患者損傷小,但手術難度極大。我科在國內開展此類手術較早,多次受邀在全國大會上演講并舉辦學習班及現場手術演示,供國內同仁參觀學習。
胸腔鏡手術是我科積極開展微創手術的成果,而全腔鏡食管癌切除術和單孔胸腔鏡手術是我科在繼續探索的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不僅使我院的胸腔鏡手術達到國內的較先進水平,同時更填補了我院胸外科手術史上的空白。我們將不斷努力探索,在胸外科手術領域再攀高峰,同時為廣大胸部疾病患者帶來福音。
(胸外科 葉鑫)
上一篇: “火眼金睛”讓胸膜惡性病變無處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