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心外科
本部簡介:
心臟外科成立于1993年,是國內較早開展心臟外科手術的單位之一,現已經成為一個集科教研醫療為一體的比較全面而又富有特點的科室,是首都醫科大學教學基地,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點、首都醫科大學心血管研究所心外科研究室。
累計完成各種心臟手術8000余例,目前在蘇丕雄主任的帶領下,每年完成約700余例,數量及質量均居于國內比較領先水平。擅長心臟不停跳冠狀動脈搭橋、腔鏡輔助微創冠脈搭橋、全胸腔鏡微創房顫消融術、肺動脈血栓內膜剝脫、全胸腔鏡微創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病及各種常規心臟瓣膜、大血管、先心病外科治療手術。研究應用術中瞬時測血流量技術、自體血液回收技術,開展橈動脈搭橋、全動脈化搭橋、室壁瘤切除、左室成形、瓣膜置換聯合搭橋等手術,均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
國內開展胸腔鏡微創心臟外科手術較早的單位之一,微創團隊累計完成胸腔鏡心臟手術800余例臨床經驗,目前朝陽醫院心外科獨立完成胸腔鏡微創手術近100例,包括持續性房顫、心臟瓣膜病、先心病、心臟占位等;擁有較先進的百級手術間、胸腔鏡、3D心臟彩超、高精心臟微創手術器械和設備,心臟腔鏡微創技術處國內較先進水平。
配合北京市呼吸病學研究所合作“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肺栓塞的規范化診斷和治療”,成功完成慢性肺動脈栓塞癥外科治療100余例,數量在國內比較領先,并與美國SanDiego醫療中心合作進行學術交流和人才培訓,是國內較早開展此項工作的單位之一,在外科治療肺栓塞專業領域位于比較領先水平。
承擔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國自然、科技部、科委、醫管局等多項科研課題,科室人員任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胸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兼副總干事、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北京分會副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心臟外科學系副主任等,以及國家自然及北京市自然評審專家,多種雜志編委,累計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論文20余篇。廣泛開展國內外交流及合作,同國內30多家三級甲等醫院開展技術交流,幫助開展心臟外科手術工作。擴展“生命網”,開拓社區醫療服務,電視、媒體等健康宣傳教育,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本部科室特色:
冠脈外科手術特色:國內較早開展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累計完成6000余例,目前99%以上的患者采用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技術和腔鏡微創獲取橋血管技術,2012年來,蘇丕雄教授開展微創冠脈搭橋技術,主持北京市醫管局臨床技術創新項目- -小切口腔鏡輔助下微創冠脈搭橋技術的研究(國內原創技術),有15%左右的患者采用微創冠脈搭橋技術。已成功完成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創冠脈搭橋治療三支血管病變近200例,處國際國內較先進水平,并同期開始胸腔鏡輔助下微創冠脈搭橋手術,已成功完成30余例,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擅長危重癥及復雜合并癥患者的心臟冠脈搭橋術,如心臟瓣膜置換或成形+冠脈搭橋術。
全胸腔鏡下房顫射頻消融:是目前快速發展起來的心臟微創前沿技術,也是近年來所有心臟微創技術的典型代表,全胸腔鏡微創手術通過胸壁肋間打孔,長約1cm,被稱為“鑰匙孔手術”,無骨骼損傷,不切斷肌肉,創傷明顯減小,患者痛苦少,恢復快,手術后幾乎不留瘢痕,切口美觀。與導管介入消融結合雜交,房顫消融線可達到經典外科迷宮Ⅳ手術治療房顫的隔絕路徑,同時切除90%的房顫血栓形成的部位- -左心耳,既避免導管介入消融的手術時間過長及放射線,又避免經典外科手術的大創傷。高杰副主任醫師經過國外學習和長期的腔鏡微創技術積累,使全胸腔鏡下房顫射頻消融手術水準提升,術后不用華法林抗凝,減少長期吃藥的麻煩和并發癥,尤其對于持續性、永久性房顫及多次介入射頻消融術后仍復發的房顫患者,效果明顯,而且治療費用沒有增加,在國內處較先進水平。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的外科治療:心臟外科與北京市呼吸病學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醫療中心(UCSD)合作,參與“國家肺栓塞十五及十一五攻關課題”的外科部分,劉巖、顧松主任醫師從國外學習回來,掌握深低溫停循環肺動脈血栓內膜剝脫技術,已完成100余例,國內多家醫院前來觀摩學習,處國內比較領先地位。
胸腔鏡微創心臟外科手術:其優點1.胸壁打孔,不開胸,其切口微小(僅3-5cm)、手術后切口美觀,幾乎不留瘢痕;2.創傷小、出血少、不需要輸血或很少輸血、患者恢復快、痛苦明顯減輕;3.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經得到國際心臟微創協會認可;4.手術治療費用與常規手術相似。朝陽醫院腔鏡微創心臟手術團隊包括心外科、麻醉科、體外循環、心臟超聲等科室專業水平居國內比較領先水平,近年來北京開展全胸腔鏡微創心臟外科手術,通過外出學習、專家指導等方式,積累800余例全胸腔鏡心臟微創技術經驗,包括先天性房間隔/室間隔缺損修補、二尖瓣置換或成形術、三尖瓣成形術、心房粘液瘤切除術、單支冠脈搭橋術、恢復竇性心律的房顫手術等,效果顯著。
Hybrid雜交手術:房顫的內外科微創雜交消融治療;主動脈夾層腔內支架隔絕治療;冠脈搭橋與放置支架的雜交治療等。
石景山簡介:
心臟外科經多年發展現已經成為一個集科、教、研、醫療為一體的全面而又富有特點的科室,是首都醫科大學教學基地、碩士研究生培養點。累計發表論文56篇,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項,承擔和參與國家十一五攻關、北京市科技攻關項目等各級課題6項。廣泛開展國內外交流及合作,同國內約多家醫院開展技術交流,幫助開展心臟外科特別是冠脈搭橋工作,開拓社區醫療服務,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心臟外科是一個團結、奮進、開拓的集體。堅持以一流的技術、一流的醫德、一流的服務為廣大患者服務。
石景山科室特色:
心臟外科擅長冠心病的外科治療,研究應用術中瞬時測血流量技術、自體血液回收技術,并積極開展橈動脈搭橋、全動脈化搭橋、室壁瘤切除、左室成形、人工心臟、瓣膜置換聯合搭橋等手術,均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配合北京市呼吸病學研究所合作“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肺栓塞的規范化診斷和治療”,并與美國SanDiego醫療中心合作進行學術交流和人才培訓,是國內較早開展此項工作的單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