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聞
【百姓健康有我守護】婦科與輸血科聯合完成一例貯存式自體輸血保障復雜血型抗體患者手術
近日,北京朝陽醫院婦科、輸血科聯合為一位復雜血型抗體患者行貯存式自體輸血備血順利完成手術并出院。
2024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輸血科收到婦科提交的一名子宮腺肌癥患者擬行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的術前備血申請單,在完善輸血前相容性檢測后發現,該患者紅細胞抗體篩查試驗結果為陽性,隨機同型紅細胞交叉配血試驗不相合,這意味著患者手術可能需要延期進行。
這立即引起輸血科工作人員高度重視,追溯患者既往病史,發現患者有長期缺鐵性貧血病史,一月前血紅蛋白為55g/L,為糾正貧血,曾輸注懸浮紅細胞2U,但是當時檢測紅細胞抗體篩查試驗為陰性,并且輸血過程順利,后續補鐵治療,目前血紅蛋白已達到正常水平。
輸血科立即對患者血液標本進行復檢,并進行抗體鑒定試驗,提示該患者可能存在多種血型抗體,配血困難,建議送往參比實驗室——北京市血液中心血型室進一步進行抗體鑒定。經過北京市血液中心血型室的抗體鑒定試驗發現,該患者存在抗c、E+抗-M+抗-Jka 共計3種血型的4個抗體,為復雜、疑難配血,先后與同型紅細胞40U進行交叉配血配血試驗均不相合,無法滿足臨床術前備血要求。考慮到同型紅細胞配血困難,難以篩選到與患者血型完全一致的血液,患者目前血紅蛋白達到正常水平,為保障手術順利進行,輸血科與婦科共同協商,在充分評估無術前自體貯血相關禁忌證后,決定采用術前貯存患者自體血液的方式來保障手術用血需求。
術前貯存患者自體血液
2025年1月3日,在婦科醫護人員的配合下,輸血科順利采集患者自體全血400毫升,貯存于輸血科專用儲血冰箱備用,采集過程順利無相關不良反應發生。1月6日,患者按計劃實施手術,術中輸注自體血400毫升,手術順利完成,現患者已痊愈出院。
貯存式自體輸血,是指通過術前預先采集患者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滿足其擇期手術時血液需求的一種技術,一般在術前數周或數日前一次或多次采集患者足量血液,留待術中或術后使用。該技術的開展對于稀有血型、抗體陽性等疑難配血患者獲益極大,且能有效降低異體輸血帶來的潛在傳染性及免疫性風險,節約患者血制品相關費用。在當前血源緊張情況下,鼓勵符合適應證的患者進行術前預先貯存自體血,可緩解部分用血困難,有需求的科室可聯系輸血科會診。
貯存式自體輸血的適應證:
(1)患者一般情況可,血紅蛋白>110g/ L或Hct>33%,行擇期手術,簽署同意書;
(2)術前估計術中出血量超過自身循環血容量15%且必須輸血的患者;
(3)稀有血型的患者;
(4)血型鑒定和/或交叉配血困難的手術患者;
(5)既往發生過嚴重輸血反應以及拒絕接受異體輸血的擇期手術患者。
知識鏈接:
不規則抗體又稱意外抗體,是指抗-A、抗B以外的紅細胞抗體。不規則抗體其多為IgG抗體,主要是經輸血、妊娠等免疫刺激產生。紅細胞抗體篩查試驗的意義:
(1)對需要輸血治療的患者,在交叉配血試驗前進行紅細胞抗體篩查,可以早期檢查出具有臨床意義的紅細胞抗體,可以獲得充足的時間來選擇缺少相應抗原血液,避免因交叉配血不合造成延遲輸血;防止因為輸注含有某抗體相應抗原的血液而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保證輸血安全。
(2)對于孕婦進行紅細胞抗體篩查,可以盡早發現不規則抗體,在孕期進行新生兒溶血病的預防和治療,減少不規則抗體對胎兒或新生兒帶來的傷害,減輕新生兒溶血病的程度,提高胎兒或新生兒的身體素質。
輸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