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合作
【朝陽醫院對口幫扶系列報道-京蒙合作】醫院2024年對口幫扶蘇尼特右旗人民醫院第一批常駐醫療專家凱旋
6月29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朝陽醫院)第一批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人民醫院實施對口援建任務的病理科醫師張云崗,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師戴金升,圓滿完成醫療任務順利返京。
在支援的1個月時間里,戴金升診治病患500余人次,進行疑難病例討論5次,為有關單位義診1次。結合當地醫院耳鼻咽喉科專科設備閑置的特點,在朝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聽力中心的遠程支持下,啟用了閑置多年的純音測聽設備、聲導抗設備、耳聲發射設備、電子鼻咽喉鏡設備,并針對性地進行了純音測聽及聲導抗測聽原理及技術操作培訓,使耳科及咽喉科診療工作逐漸規范化,通過鼻竇CT、顳骨CT的閱片指導,完善了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影像學檢查的適應證掌握及報告解讀能力,以中耳炎鼻咽部檢查發現鼻咽腫物為切入點,灌輸規范專科檢查對于誤診漏診的作用。當地亟需手術的患者很多,但當地醫院尚不具有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科手術條件,在科室領導及各專業組的大力支持下,迅速開辟了蘇尼特右旗人民醫院-北京朝陽醫院轉診綠色通道,目前已有1名牙源性鼻竇炎患者于朝陽醫院手術,另有牙源性鼻竇炎、中耳膽脂瘤、鼻咽腫物、篩竇腫物、腺樣體肥大等十余名患者即將入院。
張云崗了解到當地醫院病理科建設十分薄弱后,立即查閱了關于二級甲等醫院病理科建設與配置標準,逐一了解、核對病理科現有儀器設備的型號、功能及使用情況,結合醫院實際情況,詳細列出了目前開展組織病理檢查欠缺的設備、試劑以及房間,制訂了科室建設規劃與工作計劃。完成細胞病理閱片10余例,接收、處理組織標本5例,核對第三方組織病理報告15余例,在發現1例病理報告大體描述與鏡檢診斷不一致的情況后,立即與外科醫生、消化內鏡醫生進行溝通,通過重新核對病理切片、補充腫物取材,避免了醫療差錯的發生。對于亟需開展的尿液細胞病理學檢查,詳細了解了細胞病理涂片制作技術、尿液細胞病理學TPS報告系統及標本質控,并對典型病例帶教讀片,目前蘇尼特右旗人民醫院已基本具備了開展尿液細胞病理學檢查的技術條件。完成消化道臨床病理討論13余例,為臨床醫生講解相關病理知識及病理報告解讀,并討論了內鏡與病理如何更好的相結合,以便提高對早癌和癌前病變的診斷正確率。期間還參加1次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衛生院下鄉義診活動。在完成醫療工作同時,張云崗十分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工作,開展典型病例帶教讀片10余例;帶教學習細胞病理學相關書籍11次;科內講座3次。
對口支援期間,在醫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劉力戈的大力支持下,在醫務處處長馬雪的悉心指導下,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和病理科科室領導和黨支部的精心策劃下,6月15日,五官黨支部副書記戎明、病理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路軍帶隊一行7人,組團式赴內蒙蘇尼特右旗人民醫院進行了為期2天的學術活動。專家團隊由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張娟、劉錦峰,護士長唐艷軍,聽力組長付欣,病理科路軍、病理黨支部副書記(兼副主任)李雪組成。利用短短2天時間,開展義診、查房、講座、交流科室管理和學科發展等活動。
本期對口支援活動顯著提高了當地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大量專科患者在當地得以妥善診治,避免了長途跋涉外地求醫,有效降低了當地病患的時間及經濟成本。通過協同幫扶,不僅幫助授援醫院解決治療問題,還能解決診斷問題,助力提升授援醫院醫療服務能力 ,解決當地百姓就醫難的問題,同時增強了隊員的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凝聚力,贏得了受援醫院的高度認可和當地患者的口碑,本期對口支援,耳鼻喉科和病理科專家用專業的精神詮釋了朝陽人的社會擔當和醫者豐采,為他們點贊,為朝醫人點贊。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戴金升 戎明
病理科 張云崗 路軍
醫務處 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