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病歷
【人文科室-敘事醫學病歷】小石榴出院了
2023年2月8日,是無數重復的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天,但對首都醫科大學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來說,這是我們精心治療精細護理了33個日夜的極低出生體重兒、極早產兒、有創呼吸機治療的小寶貝出院的日子;對孩子母親來說,也是盼望了近12年、歷經坎坷一直期待的“小公主”。
時間回到2023年1月6日一大早,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斷了我們的晨交班,“我是產科,我們有一個31周,馬上需要急診剖宮產,母親高齡產婦,重度子癇前期,肝功能異常,需要新生兒科到手術現場保臺搶救!”我們立即梳理這些產科高危信息,31周,母親高危因素多,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手術室搶救準備,同時通知病房準備好高級暖箱、有創呼吸機、肺臟超聲機等,這一切幾乎是同時進行的!當日11:30分一個皮膚近乎成膠凍狀的體重1240g的出現了幾聲微弱的哭聲。生后20分鐘這個小小的早產寶寶(小石榴)就已經安全的住進了朝陽醫院新生兒科的暖箱里。
朝陽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劉敬輕柔地給予早產寶寶快速完善肺臟超聲,“各肺野均可見典型的雪花征,新生兒呼吸綜合征”劉敬說,“診斷明確,給予插管連接有創呼吸機并氣管內補充肺表面活性物質,氧濃度給予21%”。
我們每個人都能清晰的看到患兒肺部的病變情況,我們用了一只肺表面活性物質,這個患兒的血氧飽和度一直都是95%以上!4-6小時后,再次復查肺臟超聲,可見A線、胸膜線已經清晰的顯示出來,撤離有創呼吸機改為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此時的氧濃度依然是21%!五天后,在肺臟超聲指導下,順利撤離無創呼吸機!患兒可以自由呼吸了!整個過程沒有x線,我們運用肺臟超聲可以隨時了解患兒肺部情況!高效,便捷,綠色,精準治療!
1240g,皮膚膠凍狀,肉眼下看不到血管!這樣的早產兒寶寶住院時間都會比較長,一般2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穿刺怎么做!怎么樣減少對患兒的損傷!傳統的PICC置管成功率底,且需要接受一次至多次的X線。朝陽醫院新生兒科擁有自己的專利,超聲引導下PICC定位技術。護士長任曉玲在30分鐘在超聲引導下完成了PICC置管,定位準確。這條PICC通路就是患兒的生命線!有了它,患兒避免了反復穿刺,減少了痛苦和感染幾率;有了它,各種靜脈營養液體和藥物才能順利輸注;有了它,我們最大限度地能夠實施人性化護理和治療!這一切都是保護患兒,減少各種早產兒的并發癥,保障生命!
治療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還要面臨的關口是早產兒視網膜?。≧OP),他是一種血管增生性視網膜病變,是早產兒視力障礙和失明的主要原因。胎齡越小、體重越低、用氧濃度越高等,發生ROP的幾率就越大。國外報道ROP的發病率23.2-48.5%不等,國內報告ROP的發病率是8.1%-40%不等。我們的早產寶寶出生體重是1240g,在68%的ROP發生率內。小石榴生后4周時完成了早產兒眼底篩查,發現眼底眼底血管發育良好,沒有病變!
小石榴順利出院了!她的媽媽在抱起她那一刻,早已是淚流滿面。
朝陽醫院新生兒科使用肺臟超聲指導治療的科室,也是肺臟超聲培訓基地!高效、便捷、綠色、精準的新生兒肺臟各種疾病的治療,最大限度的保障患兒的生命,避免、減少各種傳統并發癥,讓生命更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