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新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科室: 消化內科
擅長: 臨床工作30余年,理論基礎深厚,臨床經驗豐富。能熟練診治消化系統疾病,善于處理涉及多系統的疑難復雜疾病。能熟練操作內鏡,尤其擅長胃腸道腫瘤的內鏡下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個人簡介
1964年出生于吉林省。18歲上北京醫學院本科,30歲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40歲在日本癌研究會病院內鏡部做訪問學者。50歲在北京西學中高級研究班系統學習中醫?,F任北京朝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行政副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消化病學和全科醫學教授。九三學社中央醫衛委員會委員。
任國際胃腸病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消化分會腫瘤學組成員,北京內鏡學會消化道早癌和內鏡病理委員會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促會中老年健康委員會常委,中國醫促會結直腸病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學會門脈高壓病委員會委員。中國老教授學會微創治療委員。中國科普宣傳委員會委員,國家衛計委百科名醫網科普作者。九三學社名醫工作室專家。光明網健康科普傳播智庫專家顧問,北京市科譜作協委員。朝陽區行政服務中心特約監督員。《中國實用內科》《國際消化病學》《中國循證醫學》巜中國腫瘤臨床》《抗癌之窗》等雜志編委等多家雜志編委。
臨床工作30余年,理論基礎深厚,臨床經驗豐富。能熟練診治消化系統疾病,善于處理涉及多系統的疑難復雜疾病。能熟練操作內鏡,尤其擅長胃腸道腫瘤的內鏡下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主持和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科研基金項目、北京大學醫學部985課題以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學技術研究專項等科研項目。
在國內外發表科研論文如《69例青年人胃癌臨床分析》、《不同胃黏膜病變的細胞增殖變化規律及其意義》、《PCNA、EGFR、TGF?RⅠ和TGF?RⅡ在胃癌組織中表達的臨床意義》、《幽門螺桿菌陽性十二指腸潰瘍病人胃竇炎癥程度和炎癥因子的分析》、《幽門螺桿菌感染對慢性胃炎胃黏膜細胞增殖的影響》、《早期胃癌胃鏡下診斷方法的進展》、《早期胃癌胃鏡下治療的進展》、《內鏡下消化道腫瘤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如何選擇內鏡診斷和治療早期胃癌》、《胃鏡下胃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等百余篇,主譯英文《奈特消化系統疾病彩色圖譜》、日文《食管癌和胃癌的ESD策略與實踐》等論著5部,參編參作專業圖書7部,其中參編圖書《科學的豐碑——20世紀重大科技成就縱覽》獲“五個一工程”獎。
長期從事本科生、研究生和進修生的教學工作,1995年被評為北京醫科大學優秀青年教師,1996年、1999年被評為北京醫科大學優秀教師;2009年被評為北京朝陽醫院優秀教師。2003年參加抗擊SARS的臨床一線工作,獲突出貢獻獎。
本周 下一周
出診信息
(*該醫生目前在多個院區出診,請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選擇就診時間和地點。)
科室 | 時段 |
星期一 05-19 |
星期二 05-20 |
星期三 05-21 |
星期四 05-22 |
星期五 05-23 |
星期六 05-24 |
星期日 05-25 |
---|---|---|---|---|---|---|---|---|
消化內科(本部) | 上午 |
劉正新
|
||||||
下午 | ||||||||
消化內科(常營院區) | 上午 |
劉正新
|
||||||
下午 |
劉正新
|
|||||||
特需醫療部(本部特需) | 上午 | |||||||
下午 |
劉正新
|
|||||||
國際醫療部 | 上午 | |||||||
下午 |
劉正新
|
出診信息
(*該醫生目前在多個院區出診,請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選擇就診時間和地點。)
科室 | 時段 |
星期一 05-26 |
星期二 05-27 |
星期三 05-28 |
星期四 05-29 |
星期五 05-30 |
星期六 05-31 |
星期日 06-01 |
---|---|---|---|---|---|---|---|---|
消化內科(本部) | 上午 |
劉正新
|
||||||
下午 | ||||||||
消化內科(常營院區) | 上午 |
劉正新
|
||||||
下午 |
劉正新
|
|||||||
特需醫療部(本部特需) | 上午 | |||||||
下午 |
劉正新
|
|||||||
國際醫療部 | 上午 | |||||||
下午 |
劉正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