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教育背景
199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獲醫學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獲臨床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臨床博士學位。2018年9月赴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訪學半年。
臨床經歷
博士畢業后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從事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近20年,先后擔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2016年8月晉升為主任醫師, 2018年8月晉升為教授。2022年5月調入北京朝陽醫院。對子宮腫瘤、卵巢腫瘤和宮頸病變等婦科良、惡性疾病有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尤其擅長婦科惡性腫瘤的綜合診治、各類腹腔鏡和宮腔鏡等微創手術。
教學、科研簡介
作為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培養碩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2名。完成多輪八年制、研究生及進修醫生的帶教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是婦科腫瘤的發病、耐藥機制、診斷及治療方面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教育部等7項省部級科研基金的資助。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SCI文章十余篇。研究成果于2018年獲得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第一完成人),2017年獲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參與編寫了《婦科腫瘤學》、《子宮頸病變的診治要點》、《陰道鏡診斷圖譜》等著作,并參與了《牛津臨床婦產科手冊》、《奈特婦產科彩色圖譜》和《宮頸上皮內瘤變的陰道鏡檢查和治療--初學者手冊》的編譯。基于臨床實踐和基礎研究的思考,獲得了2項國家發明專利和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社會或學會兼職
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委員會 委員
女醫師協會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 委員
中國職工技術協會母嬰護理技能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健康科普分會 常委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陰道鏡和宮頸病理學分會 委員
婦幼健康研究會生殖道感染專業委員會 委員
國家自然基金初審專家、《中國醫學前沿雜志》編委、《gene》、《cell proliferation》、《中華檢驗醫學雜志》、《中華婦產科雜志》、《中華腫瘤雜志》、《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等雜志審稿人
榮譽(所獲獎項)
2018年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7年 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2017年 央視全國最美醫生 團隊獎
2017年 首都十大杰出青年醫生 提名獎
2016年 第一屆北京大學臨床醫療獎
2010年 北京大學醫學部青年崗位能手
2009年 北京市科技新星
本周 下一周
出診信息
(*該醫生目前在多個院區出診,請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選擇就診時間和地點。)
科室 | 時段 |
星期一 05-19 |
星期二 05-20 |
星期三 05-21 |
星期四 05-22 |
星期五 05-23 |
星期六 05-24 |
星期日 05-25 |
---|---|---|---|---|---|---|---|---|
婦科(本部) | 上午 | |||||||
下午 |
李華
|
|||||||
婦科(常營院區) | 上午 |
李華
|
||||||
下午 | ||||||||
國際醫療部 | 上午 | |||||||
下午 |
李華
|
出診信息
(*該醫生目前在多個院區出診,請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選擇就診時間和地點。)
科室 | 時段 |
星期一 05-26 |
星期二 05-27 |
星期三 05-28 |
星期四 05-29 |
星期五 05-30 |
星期六 05-31 |
星期日 06-01 |
---|---|---|---|---|---|---|---|---|
婦科(本部) | 上午 | |||||||
下午 |
李華
|
|||||||
婦科(常營院區) | 上午 |
李華
|
||||||
下午 | ||||||||
國際醫療部 | 上午 | |||||||
下午 |
李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