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教育背景
2016.08~2019.06 首都醫科大學 內科學(呼吸系病) 博士 2004.09~2011.07 首都醫科大學 七年制臨床醫學 內科學(呼吸系病) 碩士
臨床經歷主要從事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工作,擅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支氣管擴張、肺源性心臟病、慢性咳嗽、呼吸道感染、肺部結節、間質性肺疾病、胸腔積液等呼吸系統常見疾病診治。對肺血管疾病的診療有系統研究,對肺栓塞、各種類型肺動脈高壓的處理具有豐富經驗。 2023.11~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主任醫師 2022.07~2023.08 拉薩市人民醫院(援藏)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科主任 2020.11~2023.10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副主任醫師 2015.07~2020.10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主治醫師 2011.08~2015.06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住院醫師
教學、科研簡介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6項。參與國家“十一五”科技攻關計劃、“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關于肺栓塞、肺動脈高壓、慢阻肺的研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首都衛生研究與發展專項基金及MAGELLAN、CHEST、PATENT、EXPERT等20余項國際多中心合作研究。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ERJ Open Research等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文章30余篇,參編專著1部,參與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有關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合并咯血治療方案的研究,以及肺栓塞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發生情況及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被我國和歐洲共3部指南引用。2013年起承擔首都醫科大學本科生、國際留學生、研究生的見習、實習及教學查房和住院醫師、進修醫師的帶教工作。2015年至今承擔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的授課工作。2019-2022年承擔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科醫師專修、單修基地教學秘書工作。2020-2021年任我院大內科教學干事。、
社會或學會兼職
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心肺循環專業委員會秘書;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第三屆委員會委員;國際肺血管病研究院(PVRI)會員;中華醫學會醫療鑒定專家;北京市職業病診斷鑒定專家;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市屬醫院專科疾病會診專家;中國醫師協會呼吸與危重癥醫學(PCCM)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導師;BMC Pulmonary Medicine、《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等審稿人;《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青年編委。
榮譽(所獲獎項)
入選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青苗”人才計劃;中共北京市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西藏拉薩指揮部委員會 2022年度“先進個人、優秀黨員”;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工會“最美女職工”。獲第16屆亞太呼吸年會(APSR)青年學者優秀論文獎;首都醫科大學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國家衛生健康委國際交流辦-中國醫學論壇報社2020年度最佳臨床實踐優秀病例;2020年首都醫科大學青年教學獎;2019年度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技術創新三等獎;2012年首都醫科大學呼吸病學系優秀論文獎。
本周 下一周
出診信息
(*該醫生目前在多個院區出診,請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選擇就診時間和地點。)
科室 | 時段 |
星期一 05-19 |
星期二 05-20 |
星期三 05-21 |
星期四 05-22 |
星期五 05-23 |
星期六 05-24 |
星期日 05-25 |
---|---|---|---|---|---|---|---|---|
呼吸科(本部) | 上午 |
楊蘇喬
|
||||||
下午 | ||||||||
呼吸科(常營院區) | 上午 |
楊蘇喬
|
||||||
下午 |
楊蘇喬
|
|||||||
特需醫療部(本部特需) | 上午 | |||||||
下午 |
楊蘇喬
|
|||||||
國際醫療部 | 上午 |
楊蘇喬
|
||||||
下午 |
楊蘇喬
|
出診信息
(*該醫生目前在多個院區出診,請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選擇就診時間和地點。)
科室 | 時段 |
星期一 05-26 |
星期二 05-27 |
星期三 05-28 |
星期四 05-29 |
星期五 05-30 |
星期六 05-31 |
星期日 06-01 |
---|---|---|---|---|---|---|---|---|
呼吸科(本部) | 上午 |
楊蘇喬
|
||||||
下午 | ||||||||
呼吸科(常營院區) | 上午 |
楊蘇喬
|
||||||
下午 |
楊蘇喬
|
|||||||
特需醫療部(本部特需) | 上午 | |||||||
下午 |
楊蘇喬
|
|||||||
國際醫療部 | 上午 |
楊蘇喬
|
||||||
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