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聞
“老來胖”藏危機,疝外科治愈巨大切口疝患者
“有錢難買老來胖”,這句玩笑話常被用來調侃老年人發福,可有些“胖”卻不是真正的福氣,而是隱藏的健康危機。
近日,72歲的張叔(化名)就經歷了一場“瘦身驚魂記”。他本以為自己是年紀大了發福,結果檢查發現,肚子里的“胖”竟然是個巨大的切口疝,嚴重威脅到生活健康。
張叔術前術后對比
七旬的張叔退休后生活悠閑,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喝茶、打牌、跟老友聚會吃飯。近幾年,他發現自己肚子越來越大,腰圍從原來的90cm漲到了130cm,起初他還挺高興,覺得人老了胖點有福氣。可漸漸地,他開始覺得哪不對勁,肚子不僅越來越大,還越來越硬,走路時下墜得厲害,甚至有時候站久了會覺得肚子疼。更讓他擔心的是,稍微吃點東西就感覺胃被頂住了,胸口發悶,晚上睡覺只能側臥,平躺時感覺喘不過氣。
張叔來到北京朝陽醫院疝和腹壁外科,經過查體和CT檢查發現肚子里并不是脂肪,而是一個巨大的切口疝。
什么是切口疝
切口疝是腹部手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指的是手術切口愈合不好,腹腔內的器官或組織通過腹壁的缺損突出到體表。簡單來說,就是腹壁“破了個洞”,腸子等器官從洞里“跑”出來了,形成了鼓鼓的腫塊。
醫生進一步詢問病史得知,張叔20多年前做過一次小腸手術,當時手術切口在腹部。雖然手術后恢復得不錯,但年紀大了,腹壁肌肉逐漸變薄,切口處的疝氣也慢慢變大,最終形成了現在巨大的切口疝。如今,切口疝已經影響到了胃和腸道,導致消化不良,甚至影響呼吸和心臟功能。如果不及時手術,疝內容物可能會發生嵌頓或絞窄,危及生命。
巨大切口疝手術難度高,疝外團隊全力以赴
張叔的情況非常特殊,他的切口疝已經發展到非常大的程度,一是有腹腔壓力驟變風險。巨大的疝氣長期壓迫內臟,如果突然將疝內容物還納回腹腔,可能導致腹腔壓力驟然升高,影響心肺功能。二是腹壁缺損修復困難。張叔的腹壁疝環(缺損的洞)直徑已經超過20cm,修補起來難度極大,需要用特殊的手術技術和補片材料加固。三是術后并發癥風險高。老年患者手術后容易出現感染、血栓等并發癥,術后護理尤為重要。
疝外團隊經過多輪討論,決定采用開放手術進行修補。手術中,先將疝內容物(腸管、網膜等)小心翼翼地還納回腹腔,隨后使用大面積補片材料修復腹壁缺損,并加固周圍組織。
術后“瘦身”成功,終于能睡個安穩覺
手術非常順利,術后張叔的體重從75公斤降到了60公斤,腰圍從130cm縮小到85cm。他高興地說:“以前肚子大得像懷孕,現在終于能低頭看見腳了!”更重要的是,術后張叔的生活質量也大大提高。胃和腸道不再被壓迫,吃飯更舒服;平躺時不會再感到胸悶、喘不過氣,睡覺更安穩;肚子不再下墜,走路、彎腰都輕松了許多,行動更便捷!
科普小知識:警惕切口疝
張叔的經歷告訴我們,切口疝并不只是“胖”那么簡單,尤其是有過腹部手術史的中老年人,更要警惕這種疾病。
切口疝的常見表現有:
1. 腹部出現隆起的腫塊,站立或用力時更明顯。
2. 肚子越來越大,甚至變硬。
3. 消化不良,吃一點就飽,甚至會出現腸梗阻癥狀。
4. 腹部或腫塊部位有壓痛感,嚴重時可能出現劇烈疼痛。
如何預防切口疝?
1. 術后恢復期避免過度用力。手術后腹壁愈合需要時間,避免提重物、劇烈咳嗽等增加腹壓的動作。
2. 控制體重。肥胖會增加腹壁壓力,導致切口疝風險增加。
3. 加強腹部肌肉鍛煉:適當的鍛煉可以增強腹壁肌肉力量,減少疝氣發生。
4. 定期體檢:有過腹部手術史的人,定期檢查腹部情況,早發現早治療。
張叔的“瘦身”經歷雖然驚險,但結局是幸運的。切口疝只要及時發現、科學治療,大多數患者都能恢復健康。如果你或身邊的親友發現腹部異常鼓起,一定不要掉以輕心,盡早就醫檢查。健康的“福氣”不是靠“胖”堆出來的,而是靠科學的生活方式和及時的醫療保障守護出來的!
疝和腹壁外科
下一篇: 石景山院區傷口造口專業組舉辦義診宣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