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聞
泌尿外科利用患者闌尾修補狹窄輸尿管
近日,北京朝陽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鄭鑫團隊利用患者的闌尾,成功修補狹窄輸尿管。
患者張女士因輸尿管結石接受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但術后出現嚴重的輸尿管狹窄,反復置入支架無效,甚至伴隨嚴重感染。無奈之下,只好選擇腎造瘺的方式進行維持。然而,長期佩戴腎造瘺管使得張女士的生活質量每況愈下。最終,她來到北京朝陽醫院泌尿外科,向副主任醫師鄭鑫尋求幫助。
輸尿管是連接腎臟與膀胱的重要管道,負責將尿液從腎臟輸送到膀胱。如果輸尿管發生狹窄甚至閉鎖,尿液無法正常排出,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
通過詳細檢查,鄭鑫發現張女士右側輸尿管已幾近完全閉塞,狹窄長度接近5厘米。這樣長的狹窄無法通過傳統的切除吻合手術解決。經過泌尿外科團隊的討論,鄭鑫團隊決定使用張女士的闌尾作為修補材料,重建輸尿管,創造新的排尿通道。
這場手術極具挑戰性。由于患者多次手術,腎盂與輸尿管上段粘連嚴重。手術團隊通過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成功切除閉鎖的輸尿管,并將闌尾制成補片,重建輸尿管結構,順利完成吻合。整個手術歷時3個多小時。
【患者檢查片子】
手術示意圖
手術后,張女士順利康復。兩個月后的復查顯示,右腎積水已緩解,重建的“闌尾”輸尿管通暢,支架也成功拔除,輸尿管鏡檢查結果顯示輸尿管功能恢復正常。張女士重獲自由,擺脫了體內多余的管道,回歸日常生活。
鄭鑫介紹,臨床上輸尿管狹窄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尤其是醫源性損傷,包括外科手術、輸尿管結石治療、放療等,常會導致輸尿管狹窄和腎積水,嚴重時會損害腎功能。針對輸尿管損傷,建議患者盡早就診,明確損傷的具體部位和程度,及時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常見的治療方案包括球囊擴張、狹窄段切除再吻合,以及利用闌尾或口腔黏膜修補輸尿管。對于輸尿管中上段的長段狹窄或閉鎖,腸道替代輸尿管或自體腎移植是較為終極的治療手段。近年來,機器人輔助手術的開展大大提高了這些手術的成功率。北京朝陽醫院泌尿外科上尿路修復團隊已常規開展各類輸尿管狹窄修復手術,成為國內少數能實施此類高難度手術的中心之一。
鄭鑫團隊合影
泌尿外科
下一篇: 神經外科為101歲老人實施三叉神經痛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