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聞
早篩查早診斷讓硬皮病患者的就醫之路不再曲折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朝陽醫院)風濕免疫科開設“硬皮病和風濕病”專病門診,便于硬皮病及其他風濕病患者早期診斷,早期規范化治療。
硬皮病,即“系統性硬化癥”,是一種少見的風濕性疾病。在亞洲,它的患病率僅為3.8-5.6/10萬,是一種以皮膚增厚變硬為突出表現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也稱為“系統性硬化癥”,除了皮膚受累外,它也可以影響內臟(肺、心血管、消化道、腎臟等)。發病高峰在45歲-65歲,女性好發,男女比例約1:4-1:6。2018年5月,系統性硬化癥被列入中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硬皮病相對罕見,起病通常又比較隱匿,臨床表現常常復雜多樣,硬皮病患者的就醫之路通常比較曲折,很多患者輾轉幾年才找到風濕免疫科就診,有些患者確診時已經發生了一些不可逆的器官損傷,從而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硬皮病大多數起病隱匿,但約70%的患者起病時會發生“雷諾現象”,約90%的系統性硬化癥患者在病程中均會有“雷諾現象”發生。因此,識別“雷諾現象”這個癥狀,我們就不會錯過大部分硬皮病患者。雷諾現象是一種由寒冷或情緒應激(比如緊張、生氣等)誘發的肢端動脈的一種過度反應。表現為寒冷或情緒激動時出現的手指或足趾的皮膚蒼白和(或)青紫,數分鐘后恢復時可能出現皮膚潮紅。為什么會出現皮膚顏色由“白”-“紫”-“紅”這三種變化呢?手指或足趾蒼白是由于肢端動脈的血管痙攣,青紫是由于靜脈血流瘀滯導致缺氧,而血流恢復后的反應性充血可以導致皮膚發紅。患者發作雷諾現象時還會出現手指遠端和(或)腳趾發涼,有時伴有麻木感,皮膚蒼白或發紺時,與正常皮膚有一個明顯的分界。雷諾現象不僅僅發生在硬皮病患者中,它還可以出現在其他風濕性疾病、職業創傷、服用某些藥物等情況,甚至可以見于極少部分健康人群。即便如此,仍然建議一旦出現雷諾現象,應到風濕免疫科進行病因方面的排查,以免延誤病情。如果硬皮病患者頻繁發作雷諾現象而未及時治療,可能會進展為痛性指端潰瘍,需立即治療。
除了雷諾現象,還有哪些癥狀的出現需要患者警惕硬皮病呢?其實“硬皮病”這個名字形象地概括了這個疾病的皮膚受累特點。幾乎所有硬皮病的患者均會出現皮膚增厚和硬化,最常累及手指、手背、前臂、足、小腿和面部。皮膚病變開始可能僅表現為皮膚的腫脹不適,慢慢的會出現皮膚變緊變硬,皮膚不容易提起,病程較長的患者,皮膚會出現變薄萎縮。皮膚病變局限者可能僅出現在肢端,而皮膚病變彌漫的患者可有廣泛的皮膚受累。累及面部皮膚時,患者可有緊繃束縛的感覺,甚至可能出現面具樣面容、口唇變薄,鼻端變尖等。總之,每個患者皮膚受累的范圍有很大差異,這和系統性硬化癥的亞型不同有一定關系?!坝财げ 辈粌H僅有皮膚的變緊變硬,內臟也可以受到累及。比如,食管受累導致吞咽困難是非常常見的胃腸道癥狀,約發生在90%的患者。常見的癥狀包括胃灼熱、反流,吞咽藥丸和固體食物困難。間質性肺疾病在硬皮病中也非常常見,常表現為咳嗽、咳痰、氣短。約15%的硬皮病患者可合并肺動脈高壓,可表現為呼吸困難、疲勞、胸痛等。另外,硬皮病也可出現心臟受累,大多數患者呈隱匿性進展,臨床上可表現為氣短、胸悶、心慌、水腫等。有時,硬皮病患者也可能出現關節腫痛,肌肉不適等。還有一些硬皮病患者可出現腎臟的受累,表現為少尿、水腫、高血壓等。總之,如果一個患者不明原因的出現了多個臟器受累的表現,尤其伴有雷諾現象時,需要到風濕免疫科排查有無結締組織病,尤其是硬皮病的可能。
硬皮病是一種多種器官均可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隨著近年來針對硬皮病器官受累方面藥物的應用,其生存率已有了明顯的改善。早篩查、早診斷意義非常重大,因為只有早診斷,才能使硬皮病患者得到早期規范化治療,從而改善預后。
專病門診名稱:硬皮病和風濕病專病門診。
出診醫生信息:李海云,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
專病門診時間:每周二下午。
專病門診地點:朝陽醫院本部門診樓7層。
風濕免疫科 李海云
上一篇: 骨科黨支部走進昌平區進行大型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