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聞
肺結節智能診斷與全程管理多學科診療項目啟動會議成功舉辦
7月22日下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朝陽醫院)“肺結節智能診斷與全程管理多學科診療項目啟動會議暨肺癌早篩與精準診療學術研討會”在門診十層報告廳成功舉行。該項目由朝陽醫院放射科牽頭成立,匯集胸外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腫瘤科、核醫學科等相關科室多位知名專家,整合人工智能(AI)影像輔助診斷技術,旨在通過MDT門診的“一站式”服務,打造肺結節多學科、全程、規范化的診療新模式。
院黨委書記張金保,黨委常委、副院長、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黨委常委、副院長郭樹彬,醫務部主任王明剛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并會同與會專家一同按下啟動儀式手掌印記,共同宣布肺結節智能診斷與全程管理多學科診療項目正式啟動。
張金保強調,朝陽醫院呼吸病學是國家重點學科,與呼吸系統密切相關的影像、胸外、腫瘤等學科,多年來相互支撐,發展迅速,為開展肺結節多學科診療門診提供了優質的診療資源。希望今后借助這一新的診療模式,通過早期肺癌精準檢出和科學管理,為肺結節臨床常見病建立高效的診療流程,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
童朝暉表示,肺結節智能診斷與全程管理多學科診療項目是響應國家號召、關注民生的惠民項目,該項目依托多學科專家團隊,并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對肺結節實現精準診療與管理,讓患者不再“談結色變”。希望通過該項目建立先進的肺結節診療和管理模式,建成朝陽醫院特色服務項目,最終發揮肺癌早篩的區域性示范作用,為首都人民健康保駕護航,為我國的肺癌防治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郭樹彬表示,MDT診療模式和體系建設是朝陽醫院踐行新的診療模式的重要體現,把智能醫學、智能診斷和未來數字化醫療引入到常規醫療,是朝陽醫院不斷進步開拓創新的重要舉措。希望醫院肺結節智能診斷與全程管理項目在肺癌早篩方面能夠成為北京乃至全國的一個旗幟性標桿,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放射科主任楊旗在會上提到,我國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惡性腫瘤首位,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成為降低肺癌發病率和提高五年生存率的重要手段。為了能夠實現早期肺癌的精準診斷和治療,降低死亡率,發揮多學科診療的優勢,放射科牽頭啟動肺結節智能診斷與全程管理多學科診療項目,旨在為廣大患者提供肺癌早期精準篩查,胸外微創手術及結節人群隨訪和管理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務,讓北京地區及全國患者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施煥中、胸外科主任胡濱、放射介入影像中心高燕莉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吳寧等分別從胸膜疾病影像學特征、肺結節的診療策略、肺結節影像分析與管理、低劑量CT早期肺癌篩查及進展等角度做了精彩學術報告,現場研討氛圍濃厚。
近年來,朝陽醫院放射科一直深耕細作于人工智能領域。此次醫學研討會,進一步深入挖掘了人工智能在肺癌診療方面的優勢與挑戰,加強了放射科同各學科間的交流與合作,有利于為肺癌患者提供更加合理、有效、便捷的醫療服務。未來,放射科將繼續致力于肺結節智能診斷與全程管理領域,不斷提升科室醫師的診斷水平,加強科室間合作,為肺結節與肺部疾病患者提供更精準、專業、個體化的一站式診療服務,讓更多患者從中獲益。
上一篇: 醫院舉辦2022年營養及食品安全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