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聞
泌尿外科順利開展復雜后天性輸尿管狹窄整復手術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朝陽醫院)泌尿外科順利完成2例復雜后天性輸尿管狹窄整復手術,盡最大努力以妙手治療輸尿管狹窄,用仁心解除患者痛苦。
輸尿管狹窄指各種原因導致的輸尿管管腔較正常變窄,產生梗阻,導致狹窄段以上輸尿管及腎盂積水。輕、中度的輸尿管狹窄可無癥狀,也可出現腰部酸痛、脹痛等不適,同時易于合并尿路感染,從而出現發熱、寒戰等癥狀。如梗阻長期不解除,可能引起腎功能受損,嚴重者可能發展為慢性腎功能不全甚至腎衰竭。輸尿管狹窄可分為先天性與后天性。先天性輸尿管狹窄多由先天畸形引起,后天性輸尿管狹窄病因較多,如炎癥、腫瘤、外源性損傷、放射線損傷等。
13年前,來自山西的37歲的許先生因尿毒癥在朝陽醫院接受了腎移植手術,在泌尿外科醫護人員及其家人的精心照料下,許先生術后恢復得非常順利,移植腎功能維護良好。腎移植手術幫他徹底擺脫了以規律透析為中心的生活,大大提高了他的生活質量。但是十多年來一直有一件事困擾他,那就是反復的移植輸尿管狹窄。
11年前的一次門診隨訪,許先生行超聲檢查發現移植腎重度積水,考慮為移植輸尿管狹窄。移植輸尿管狹窄為腎移植術后較為常見的并發癥,與手術創傷、局部炎癥刺激等多種因素有關。這會威脅到移植腎的正常工作,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移植腎失功,使患者再次回到規律透析的生活中。為了挽救這顆寶貴的腎臟,泌尿外科醫生為他放置了輸尿管支架。但從那以后,每當拔除輸尿管支架并觀察后,移植腎積水就會再次出現。移植腎積水同時伴發了移植腎多發結石,并多次引發泌尿系感染,一度影響移植腎功能。泌尿外科醫生為了打贏移植腎保衛戰全力以赴,多次使用輸尿管鏡及經皮腎鏡碎石、輸尿管鏡球囊擴張等先進技術為許先生治療,但多次結果都是移植腎積水復發。山西到北京,北京回山西,這條路許先生和妻子往返了數不清多少次,但始終堅持不懈。1年前,為了暫時保護移植腎功能,泌尿外科醫生決定使用緩兵之計,為許先生施行了移植腎造瘺術,留置腎造瘺管使尿液順利流出,為后續治療爭取機會。但腰上掛著尿袋子始終讓他心有不安,期待泌尿外科醫生們能再幫他一把,解決困擾他十多年的難題,打贏移植腎保衛戰。
2個月前,經全科專家充分討論,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宋黎明、張軍暉決定聯合為許先生進行移植輸尿管整復手術及移植腎結石碎石手術,力爭徹底解決困擾他十多年的難題。3月15日10時,手術開始,麻醉科主任醫師王暉親自掛帥為其麻醉。張軍暉先使用經皮腎鏡由移植腎造瘺口進入腎臟,充分擊碎并取出了結石。隨后,宋黎明使用3D腹腔鏡在粘連嚴重的盆腔中一點點前進,將移植輸尿管毫發無損地游離出來。切除狹窄段后,殘余的輸尿管僅剩下不足2cm,無法與膀胱進行無張力吻合。這樣的情況與術前想象的是大致一樣的,但宋黎明早有準備,他使用膀胱Boari瓣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隨著一聲清脆的咔嚓聲,最后一針縫合剪線完畢,宋黎明為許先生一針一針縫出了一條新的輸尿管,整個手術耗時3小時,出血量僅50ml。
術后第2天,許先生順利出院,截至目前腎功能維持良好,未發現新發腎積水跡象,移植腎保衛戰勝利了。其實許先生的案例只是泌尿外科治療疑難病例的一個縮影。多年來,泌尿外科堅持至少每周1次的疑難病例討論活動,全科專家各抒己見、群策群力,為疑難危重患者實實在在解決問題。13年的堅持,許先生由青年變中年,但一直不變的是對美好生活的渴望。13年的堅守,泌尿外科一代青年醫生現已成為中流砥柱,不變的是他們一直護佑患者健康的決心。未來,泌尿外科人將繼續不忘初心,守正創新,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為健康中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上一篇: 呼吸所圓滿完成院所融合項目推進工作
下一篇: 西院成功救治一例突發心梗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