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膽囊結石二三事?
編者按: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精神,營造醫院良好的科普氛圍,同時選拔2021年各媒體科普節目展播人員、各級科普大賽參賽選手。院工會、院團委與宣傳中心聯合舉辦“智慧朝陽杯”健康科普能力大賽。現推送其中的優秀作品,以饗讀者。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習慣的改變,我國膽囊結石發病率越來越高,并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目前我國膽囊結石的人群發病率在7-10%左右,60歲以上老年人發病率在30%以上。因此,膽囊結石的防治對于我國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具有重要意義。
(圖片來源:騰訊醫典)
膽囊結石的病因
人體內膽汁由肝臟分泌和產生,每天約600-800ml,產生后的膽汁大部分流入膽囊儲存,少部分直接流入十二指腸。膽囊具有儲存和濃縮膽汁的功能,膽囊濃縮膽汁主要是吸收膽汁中的水分,就好比一個蒸餾機不斷減少膽汁中的水分,讓膽汁變得濃稠,膽囊中膽汁的濃度可達十倍以上。關于膽囊結石的成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普遍認為是由于膽汁濃縮后其中的固體成分,如膽固醇、膽色素、鈣離子、粘液物質等逐漸析出并凝聚成為結石。
易患膽囊結石的因素
膽囊結石的發生一方面與生活習慣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人體的狀態息息相關,臨床研究發現具有4F征的人群易患膽囊結石。
第一個F(Fat,肥胖)——肥胖,此類人群多喜歡吃肉、蛋等高膽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這類食物會使血液和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量增高,膽汁中過高的膽固醇就容易析出、沉淀、結晶形成膽囊結石。
第二個F(Female,女性)——女性,相對于男性運動鍛煉較少,常有久坐的習慣。這些不良習慣會導致膽囊排空緩慢,膽汁易淤滯在膽囊內,同時膽汁堿性逐漸升高,刺激黏膜,產生慢性黏膜炎癥,易形成膽囊結石。此外,在女性雌激素的作用下,膽固醇分泌量增加,膽汁酸分泌減少,膽固醇容易飽和而沉淀形成結石;同時雌激素使膽囊收縮功能紊亂,造成膽汁排放延緩,膽汁淤積在膽囊內,也會促使膽囊結石的發生。
第三個F(Fertilize,生育)——生育,女性懷孕后,體內各種代謝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為懷孕、分娩和哺乳做準備。其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明顯提高,膽固醇增高就容易引起膽囊結石。妊娠后期,腹壓增大,腹腔器官受擠壓,使膽汁排出不暢,也是其易發生膽囊結石的原因。
第四個F(Forty,40歲)——40歲,這個年齡開始人就逐漸走向衰老,生活習慣和身體功能也會出現一些變化,如體力活動減少、身體開始發胖、膽囊收縮功能減弱、膽汁易滯留等,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就容易易患膽囊結石。
膽囊結石的癥狀
膽囊結石所致急性膽囊炎發作時,臨床癥狀比較典型,主要表現為急性的右上腹部劇烈疼痛,有時還會有右肩或右背放射性疼痛,而后出現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嚴重者還會伴有發熱、黃疸等全身感染癥狀。
慢性膽囊炎表現一般不太典型,可能表現為消化道癥狀,例如惡心、嘔吐、腹脹等,這些不典型的癥狀往往會誤導患者,把它當做心臟病或者是胃病。因此,對于有上腹部消化道癥狀的患者,應當考慮到膽囊結石的可能。
(圖片來源:騰訊醫典)
(圖片經過黑白處理,圖片來源:病例)
圖示:小張,平時經常有上腹不適,未檢查未治療,后因急性腹痛急診就診,完善檢查診斷膽囊結石所致急性化膿性膽囊炎。術中見膽囊被網膜包裹,膽囊底部大量膿苔(黑色箭頭)。
膽囊結石的治療
對于膽囊結石的治療,目前臨床上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膽囊切除術。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膽囊結石患者,應當考慮手術切除膽囊:
1.50歲以上患者或患有膽囊結石超過5年。結石長時間刺激膽囊黏膜可繼發膽囊癌。
2.合并糖尿病患者,對于糖尿病患者一旦膽囊炎急性發作,保守治療成功的機會很小,而且病情進展迅速,出現膽囊壞疽、穿孔的比例遠遠高于普通人。
3.結石大于2cm的患者,與膽囊的癌變關系密切。
4.瓷性膽囊,與膽囊癌關系密切。
5.充滿型膽囊結石,因為即便不切除膽囊,膽囊也已經沒有了功能。
6.萎縮膽囊,萎縮的膽囊不但沒有功能,而且容易繼發膽囊癌。
7.反復發作膽囊炎患者。
(圖片經過黑白處理,圖片來源:病例)
圖示:王阿姨,診斷膽囊結石8年,偶有癥狀,結石逐漸增大,最終下定決心切除膽囊,結石大小5cm。
膽囊切除后的影響
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濃縮和排出膽汁,膽汁是由肝臟持續分泌的,之后儲存進膽囊,隨著進食間斷排出,進入腸道參與脂質食物的消化。一般膽囊切除術后1月內需要低脂飲食,之后由于膽管的代償性擴張,可以代替部分膽囊的功能,患者可以正常飲食,對生活沒有影響。有少部分患者術后由于脂質不耐受而出現腹瀉等癥狀,一段時間后都會明顯改善。但由于體質原因,膽囊切除術后需要定期檢查膽管情況,有部分患者可能還會發生膽管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