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聞
童朝暉入選北京學者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入選2021年北京學者。
童朝暉,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保健會診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北京市呼吸與危重癥診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臨床研究質量促進中心(北京朝陽醫院)主任。臨床與研究方向:呼吸危重癥及感染、呼吸內鏡及介入。
新冠肺炎中央指導組專家、國家衛健委醫療救治專家;國家衛健委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委員、內鏡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理事、中國老年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會長、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呼吸病防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體外生命支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內科學分會常委、呼吸病學分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理事、北京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內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呼吸內鏡與介入分會副主任委員。BMC Journal Respiratory Research, Intelligent Medicine,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等雜志編委。
入選教育部高層次人才、北京市“高創計劃”領軍人才、北京市醫管局“登峰計劃”、北京市 “十百千”衛生人才“十”層次、北京市高層次技術人才-呼吸病學學科帶頭人。作為負責人承擔科技部、國家自然基金等課題10余項;發表中、英文文章224篇。以第一和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文章70余篇,包括Lancet Planetary Health, AJRCCM, ICM, CHEST, AJRCMB等國際呼吸一流雜志;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各一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一項。
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首都“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獲第十、十二屆中國醫師獎;被人民日報評為“第四屆國之名醫”。
從事呼吸與危重癥醫、教、研工作32年。曾作為主任在SARS病房連續工作3月余,所救治100多名SARS患者無一例死亡。 2008年發現了北京市第1例H5N1禽流感患者,2013年診治了北京市第一例H7N9患者,2019年8月發現并救治成功北京市第1例H5N6禽流感患者。2019年11月診斷救治了北京109年來首次出現的兩例輸入型肺鼠疫患者,第一時間上報,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院內感染,為綜合性醫院烈性傳染病防控提供重要經驗,保障了首都人民的健康安全。每年帶領團隊開展體外膜肺(ECMO)技術救治了大量嚴重呼吸衰竭患者;在國內較早開展內科胸腔鏡技術,國際上創新性地將自發熒光技術應用于內科胸腔鏡。
2020年1月18日,作為中央指導組和國家衛健委專家奔赴武漢抗擊新冠疫情,每天深入臨床一線,負責武漢各醫院危重癥患者的救治與指導,同時為中央指導組準確研判疫情形勢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歷時100余天,經歷了武漢從疫情初起到取得完全勝利的全過程,被武漢人民親切地稱為“重癥八仙”之一。之后又輾轉哈爾濱、吉林、北京、青島、石家莊、通化等地,行程超過一萬五千公里。及時總結新冠肺炎的臨床特點和救治經驗,參與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的制定與修訂,并主持和參與多項科技部攻關項目。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新聞1+1、央視新聞、人民日報、新華社主流媒體30多次報道他的事跡。他榮幸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6月2日主持召開的專家學者座談會、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他頒發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獎章。
上一篇: 北京朝陽醫院重啟疫情防控日例會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