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服務
西區護理工作為快速發展的醫療工作保駕護航
5月7日下午,西區隆重召開了“感動生命,天使情懷”為主題的護士演講比賽,以此慶祝“5.12”國際護士節。馬迎民副院長、黃愛萍院長助理、趙立強院長助理參會并講話。馬院長在對護士們表示敬意的同時,對西區護理工作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和進步給予充分肯定,并強調護理工作是醫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代表著醫院的綜合素質的表現。會議播放了《同心協力,再譜新篇》為主題的開展優質護理工作DV片以及“護理應急預案場景演練”片花,獲得臺下陣陣熱烈的掌聲。5位來自不同科室不同崗位的護士們用她們激情的演講講述了各自在工作崗位上的精彩人生與面對困惑表現出的天使情懷。最后,大會在院領導為獲得“優秀護士”獎和“應急預案場景演練集體”獎的先進頒獎典禮中圓滿落幕。
朝陽醫院西區護理工作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全體護士的共同努力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務實創新的奮斗精神致力于護理改革工作,并在過去一年里取得巨大成績,邁向新高。自2010年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以來,在“強化管理、夯實基礎、突出質量、規范服務、典型引路”的總體工作思路下,各護理單元開展了“一科一特色”的護理服務。九層護理單元的七彩橋,起到了架起護患之間的橋梁;八層護理單元胸腔閉式引流固定裝置改進,有效的解決了胸外科術后患者在康復期活動的不便;五層護理單元的“褲子小天窗、人文大關懷”方便了泌尿外科術后患者的活動;綜合ICU“mini氣切”的改良,使患者能夠安全的進行無創通氣,縮短了患者拔管撤機時間;三層東護理單元自行設計的“坐浴器”,為肛腸術后患者提供了安全舒適的坐浴工具等特色護理服務12個,自開展服務以來,總計進行護理創新11項。
隨著優質護理工作的深入開展,逐步轉變護理模式,實施以注重人文關懷為核心的責任制整體護理, 積極探索護理管理新模式,以崗位分級管理為切入點,重點將護理崗位進行科學設置和合理的績效管理,使患者得到有效的護理,同時還穩定了臨床一線護士并促進護士職業發展。
護理辦全面梳理了護理崗位,賦予每一個崗位詳細的崗位描述、職責界定和任職條件等,實現全院護理崗位的統籌和動態管理,根據護士的工作能力、技術水平等科學配置護理人力資源,避免盲目增加護士數量可能帶來的人員浪費,同時,護理辦按崗位調配人力,以保證不同崗位的護士數量和能力素質以滿足工作需要,保證護理質量。
在改革臨床護理模式,深化護理服務內涵的同時,護理工作更加注重人文關懷,重視患者的感受和體驗。如護士將健康大課堂開進了病房,優質護理服務延伸至家庭和社區,關注圍手術期患者五個第一次(第一次床上大小便、術前第一天的忐忑不安、術后第一晚的痛苦無眠、 術后第一餐的困惑、術后第一步的邁出);自制“胰島素注射泵便攜包”方便患者,開設微博、網站為患者提供了全面、全程、專業、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讓患者滿意,需有過硬的護理技能。護理管理辦公室今年的護理培訓工作圍繞著崗位管理的工作思路,將原有在護理示教室模擬培訓、考核護理操作技術的方式,轉變為在臨床進行實踐操作,更加重視護士臨床實踐能力的提升。在培訓課程的設置上,注重對護士進行分層培訓,培訓內容更加貼近不同的崗位職責和崗位要求,更加具有方向性和針對性,使培訓效果進一步得到保證。
經過護理改革,完善護理程序使西區護理工作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為造福于廣大患者、保護生命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護理支撐和保障。
西區黨務辦宣
上一篇: 我院移動護理系統全面上線
下一篇: 一科一品:優質護理模式彰顯護患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