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團委的統籌部署下,教育團總支部開展“學雷鋒青年志愿服務月”主題活動。此次活動響應新時代雷鋒精神的號召,以“踐行雷鋒精神,彰顯醫者擔當”為主題,旨在引導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各項志愿服務,讓學雷鋒融入日常、化作經常,在服務中踐行初心使命,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3月5日“學雷鋒”啟動儀式后,教育團總支部積極響應院團委號召,組織20余名醫學生黨員、團員,在醫院離退休辦公室及體檢中心開展為期兩周的 “老少攜手 情滿朝陽”助老體檢志愿服務活動。來自不同培養階段和專業背景的學生志愿者,貼心地為前來的離退休職工登記信息,協助醫護人員測量血壓、血糖等基礎指標,耐心解答關于體檢項目的疑問,贏得了退休職工的充分肯定和贊許?;顒拥膶嵤┘群霌P了志愿服務精神,也讓退休職工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此外,在院團委的統籌安排下,教育團總支部組織20余名醫學生志愿者,在醫院常營院區門診開展導醫服務。志愿者們身著統一標識馬甲,分小組駐守門診各重點區域,包括門診大廳、自助服務機、候診區等區域開展服務。他們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的咨詢,協助操作自助服務機,引導分流就診人群,維護現場秩序。針對單獨就診的老年患者及特殊群體,志愿者們“一對一”全程陪診,協助完成電子設備操作、檢查報告打印等事項,并耐心解答健康管理相關問題,獲得患者一致好評。
3月20日,北京朝陽醫院團委承接全國衛生健康行業青年志愿服務聯盟年會現場觀摩交流活動。志愿者們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細致專業的服務水平,為提升患者就醫體驗貢獻了一份青年力量,獲得了前來參觀同行的充分認可,展現出朝醫青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此次“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聚焦育人導向,聚焦基層需求,是學院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組織動員醫學生參加志愿服務,不斷引導其在實踐中提升職業素養,強化責任意識,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內涵。未來,教育團總支將在院團委帶領下,進一步發揮對醫學生的教育引領作用,持續推動學雷鋒活動和青年志愿者行動深入開展,引導更多醫學生投身志愿服務和公益實踐,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院團委、教育團總支部
志愿者感想
又是一年雷鋒月,我參與了為離退休干部提供體檢后健康知識宣教和材料分發的志愿服務。在與前輩們的交流中,他們的笑容讓我感受到溫暖與鼓勵,也讓我更加理解了奉獻的意義。這次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雷鋒精神不僅體現在大事中,更蘊含在平日的細節里。
——2024級外科學研究生 蘇京
在學雷鋒月里,我參與了幫助離退休職工體檢的志愿活動,本以為只是簡單的協助,卻沒想到這次經歷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內心的善良與擔當。學雷鋒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這些離退休職工曾經為社會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如今他們漸漸老去,需要我們的關愛與幫助。我愿將雷鋒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化作微小卻持續的善意,溫暖更多人。
——2024級外科學研究生 魏馬明曦
在雷鋒月的導醫志愿服務中,我以“流程引導者”和“問題解決者”的身份,深度參與了患者就醫的核心環節。從指引方向到操作自助機,從解答疑問到化解焦慮,每一次服務都讓我對“醫療服務無小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導醫工作如同精密齒輪中的潤滑劑,看似瑣碎卻不可或缺。當我看到患者從焦慮到釋然的表情變化,聽到“謝謝,你幫了大忙”的真誠話語,真切感受到:在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溫度依然是最珍貴的良藥。未來,我將繼續以“小事不小”的態度,在平凡的崗位上傳遞溫暖。
——2024級外科學研究生 李仁杰
很高興有機會作為一名志愿者參與到雷鋒月助老體檢志愿活動和導醫志愿活動中,志愿者的工作比想象中需要更多的耐心,助老體檢時,不少老人因為看不清題目,填寫問卷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志愿導醫時,不少重復的問題都需要一遍一遍的解答。為他們提供幫助的同時,我也領悟到了雷鋒精神從不是紀念碑上的金字,而是無數雙手傳遞溫暖的接力,是年輕心靈對生命最溫柔的致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我將踐行雷鋒精神,為醫患關系的和諧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級臨床醫學長學制班 唐欣蕊
作為朝陽醫院博士研究生,白衣里揣著實驗進程與志愿崗排班兩份時間表,在實驗室與門診大廳間穿梭。在顯微鏡與自助掛號機間,我體會到醫學溫度不僅在微觀蛋白結構,更在門診導醫臺的溫暖對話中。自助服務區常上演相似場景:老人因子女不在身邊,面對機器慌亂;年輕父母抱著幼兒操作掛號界面,務工人員因方言躊躇,視障患者摸索按鍵。我們不僅是操作指導者,更是情感緩沖帶,用通俗語言轉化電子流程,給予溫暖體驗。志愿服務中,溝通技巧與科研思維相互轉化,成為醫學傳承的重要部分,雷鋒精神也有了更加具象的體現。在這個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這種有溫度的醫學連接,它是雷鋒精神的回響,也是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的生命紐帶。
——2024級外科學(骨外)博士 許業秋
教育團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