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至10日,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聯合舉辦“第十六屆呼吸系統疾病介入診治研討會暨第三屆朝陽導航學園”。本次會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包括專題講座、手把手模擬手術培訓以及呼吸介入手術演示等環節。會議邀請了來自國內10余家單位的30余位知名介入呼吸病學專家,吸引了全國各地的100余名現場學員以及1.54萬名線上觀眾共同參與。

研討會宣傳海報

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致開幕詞
研討會培訓內容廣泛而深入,涵蓋了硬質氣管鏡、超聲支氣管鏡、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柔性機器人支氣管鏡等氣道介入診療技術,同時還涉及經皮肺穿刺呼吸介入診療技術、經血管呼吸介入診療技術,以及胸外科、麻醉科等相關學科的最新進展。在手把手模擬手術環節,設置了柔性導航支氣管鏡機器人、接觸式激光、單向活瓣肺減容、熱蒸汽肺減容、中心型肺癌化學消融、氬氦刀冷凍消融等呼吸介入領域的手術模擬。

大會執行負責人、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常務副主任王峰介紹會議亮點
本次會議由北京朝陽醫院王臻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張紅共同擔任主持。北京天壇醫院張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曾奕明、北京朝陽醫院施煥中、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時悅,以及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周紅梅等專家先后進行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北京天壇醫院張杰教授進行分享
張杰教授作為我國介入呼吸病學的開拓者和領航人之一,深入講解了良性氣道狹窄治療中的典型問題、治療策略與未來挑戰,為與會者提供了精彩分享。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曾奕明教授作學術報告
曾奕明教授在《再生醫學在介入呼吸病學的探索和展望》的報告中,提出了再生醫學在呼吸遺傳和罕見病、大氣道缺損、間質性肺病、COPD、支氣管擴張、重癥肺炎、肺血管病等多種呼吸疾病中的廣闊應用前景,激發了與會者的濃厚興趣。

北京朝陽醫院施煥中教授作學術報告
施煥中教授結合胸腔積液的臨床管理策略與科研探索現狀,探討了臨床醫生如何有效開展科學研究的問題。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時悅教授作學術報告
李時悅教授則圍繞介入呼吸病學的前沿技術與創新驅動,從影像定位技術入手,深入剖析了影像技術在介入呼吸病學中的應用優勢與發展趨勢。

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周紅梅教授作學術報告
周紅梅教授以內科胸腔鏡技術為主題,從概述、規范化應用與創新應用三個方面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學術報告。
在隨后的講座中,蔡志剛、周云芝、陳延偉、王峰、張肖等專家分別就氣道腔內激光治療技術、介入呼吸病學技術在肺部腫瘤治療中的綜合應用、機器人輔助下經皮肺結節冷凍探索、肺部腫瘤冷凍消融技術以及肺癌冷凍消融治療操作策略等前沿話題進行了詳細講解。
在11月8日下午及9日全天的講座環節中,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王廣發、程淵,中日友好醫院侯剛,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郭述良等數十位專家學者,也分別就各自領域的前沿技術與臨床研究成果進行了精彩的學術分享。

專家學者們進行學術講座
在手把手帶教、模擬實踐環節,王峰、伍燕兵、邱小建等專家現場演示了電子支氣管鏡氣管支架及球囊擴張、超聲支氣管鏡技術、接觸式激光技術、氬氦刀、經皮肺穿刺射頻消融技術等多項技術,為學員們提供了直觀、生動的學習體驗。
近年來,呼吸系統疾病介入診治技術日新月異,極大地提升了疾病的診療效果,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使得呼吸介入技術成為呼吸專業醫生不可或缺的必備能力。北京朝陽醫院介入呼吸病學團隊在本次會議上展示了經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多原發早期肺癌冷凍消融治療、慢阻肺單向活瓣肺減容、經超聲支氣管鏡中新型肺癌化學消融治療、內科胸腔鏡胸膜活檢術、O型臂CT引導下肺腫物穿刺活檢及氬氦刀冷凍消融等5臺呼吸介入手術,充分展示了朝陽醫院在該領域的雄厚實力與創新能力。

大會會場剪影
在專家面對面采訪環節,與會專家就講座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作為會場內學術內容的延續,進一步激發了智慧的碰撞與交融。

專家參與面對面訪談
第十六屆呼吸系統疾病介入診治研討會暨第三屆朝陽導航學園在熱烈的學習與交流氛圍中圓滿落下帷幕,為推動呼吸系統疾病介入診治技術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