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第十七屆北京青年優秀科技論文評選結果揭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朝陽醫院)推薦的22篇參評論文中,有3篇入選。
朝陽醫院本次入選論文分別為核醫學科王麗為第一作者、楊敏福為通信作者的Myocardial Activity at 18F-FAPI PET/CT and Risk for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2022年10月發表于RADIOLOGY,IF=29.146),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楊蘇喬為第一作者、楊媛華和黃克武為通信作者的Efficacy and Safety of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on Hemoptysis in 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 Pilot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2019年3月發表于CRITICAL CARE MEDICINE,IF=6.630),消化內科宋巍為第一作者、郝建宇為通信作者的《中度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經鼻胃管與經鼻空腸管腸內營養的對比研究》(2021年4月發表于《中華消化雜志》)。
王麗等在其研究中首次應用核素標記的成纖維細胞活化蛋白抑制劑(FAPI)評估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纖維化,發現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FAPI的心肌攝取延伸至非肥厚心肌區域,并與5年心源性猝死風險相關。該研究為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纖維化的評估提供了新方法,為解決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及診治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楊蘇喬等在其大樣本前瞻性隊列研究中首次報道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CTEPH)患者咯血發生率為4.7%,首次證實使用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治療CTEPH咯血安全、有效,可極大改善患者預后,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該項研究曾在國際血栓與止血學會(ISTH)等國際重要學術會議上進行交流,研究結果被《2022年歐洲心臟病學會/歐洲呼吸學會肺動脈高壓診治指南》引用。
宋巍等為了探討不同腸內營養方式在中度重癥急性胰腺炎(MSAP)治療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將65例MSAP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給予鼻胃管腸內營養和鼻空腸管腸內營養。結果顯示,鼻胃管腸內營養與鼻空腸管腸內營養的療效和安全性相當,均可減少MSAP患者胃腸不耐受的發生,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鼻胃管腸內營養操作簡單,置管費用低,便于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北京青年優秀科技論文”評選活動每兩年舉辦一次,應征論文為40周歲以下北京地區科技工作者(第一作者)公開發表的高水平學術論文。近年來,朝陽醫院不斷加強對優秀青年學者的選拔和培養力度,積極搭建青年醫學科技工作者溝通交流平臺,鼓勵優秀青年學者進行科研創新,為青年人才優秀科研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科研處 顧佳 楊蘇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