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中醫科與生殖醫學科聯合開展學術交流,共同攜手,助孕優生。本次活動由中醫科負責人高劍虹主任、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鹿群共同組織,中醫科及生殖醫學科科室骨干共同參與。

中醫藥在調經、助孕、種子、安胎方面具備獨特優勢。首先中醫科高劍虹主任醫師全面介紹了中醫藥全療程介入輔助生殖的治療方案。在超促排卵前2-3個月,中醫藥可以通過辨證施治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使患者以最好的狀態進入周期;在超促排卵周期中,中藥+針灸能促進卵泡發育,增加獲卵數,改善卵子質量,提高優質胚胎率。在取卵后移植前,中醫藥可以緩解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如腹脹、惡心嘔吐、腹水等癥狀。在降調節期,中醫藥可以緩解因降調節引起的類似于圍絕經期的癥狀如心煩、失眠、潮熱、盜汗等。移植后中藥+針灸能緩解緊張焦慮情緒,改善失眠等癥狀。受孕成功后給予患者中藥安胎治療,對于高齡及有習慣性流產的患者尤為重要。中醫藥可以全療程、多方位配合輔助生殖技術,為廣大備孕患者提供更加綜合、全面的治療方案。隨后,中醫科張楊醫師就中藥干預胚胎移植前失眠的方案進行了匯報,應用國醫大師方和謙教授經驗名方,關注備孕患者身心健康,緩解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胚胎移植成功率。中醫科卿倫學醫師分享了針灸在輔助生殖技術中的應用前景。針灸可以改善卵巢局部血流狀態,調節性激素水平,降低促卵泡激素(FSH)、提高抗繆勒管激素(AMH)、增加竇卵泡計數(AFC),來增強卵巢儲備功能和卵子質量。此外,肥胖、代謝綜合征和卵巢早衰是輔助生殖技術最常見的挑戰,不僅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和慢性炎癥,還會影響卵巢功能,增加排卵障礙、月經不調和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的風險,進而降低患者的生育能力和輔助生殖技術的成功率。因此,中藥湯藥、針灸和其他中醫外治法聯合輔助生殖技術可以緩解備孕前后周邊癥狀,有效提高受孕率。

目前,中醫科開展穴位貼敷、中藥塌漬等外治方,可以改善患者體質,調節內分泌,控制患者體重、腰圍,緩解失眠等焦慮抑郁情緒,減輕病痛,提高輔助生殖成功率。經過本次會議,為中醫科與生殖醫學科中西醫協同發展奠定的基石,后續我們將采用多學科綜合管理模式,進一步結合生殖醫學、營養科與中醫科,為廣大備孕患者建立一個綜合治療平臺。患者可以接受綜合、全面的干預,比如個性化的營養食譜、運動計劃,同時配合中醫特色外治法如針灸、電針、埋線、穴位貼敷等,對患者的體重,腹圍進行綜合干預,提高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增加受孕幾率。中醫+生殖醫學是我院中西醫協同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各學科將發揮所長,攜手共行,為患者提供全身心、綜合、個性化的診療,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為實現生育愿望,迎來健康的下一代保駕護航。
中醫科 陸夢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