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日本三级国产三级|欧美人禽性动交异族另类|女方用嘴巴吃鸡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九一制片厂果冻传媒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 >>醫院新聞

醫院新聞

感染和臨床微生物科新增“碳青霉烯酶酶型檢測項目”

發布時間:2024-07-05 瀏覽次數:
字號: + -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朝陽醫院)感染和臨床微生物科微生物實驗室新增開展“碳青霉烯酶酶型檢測”項目。該方法采用膠體金免疫層析法,用于鑒別患者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耐藥表型。

該項目單張卡條可覆蓋KPC、NDM、IMP、VIM、OXA-48五種酶型,為臨床提供了全面耐藥酶型分析。項目檢測時間為15分鐘,大大縮短了傳統耐藥性檢測所需的時間,加快了診斷速度,有助于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此項目的推出不僅能夠有效指導臨床醫師針對患者的耐藥情況,快速做出精準的診斷并選用合適的抗菌藥物,從而顯著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還有助于進一步加強醫院對抗菌藥物的科學管理,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使用,延緩耐藥性的產生與傳播,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此外,該項目還將在流行病學監測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持續跟蹤耐藥菌株的流行趨勢與傳播動態,為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進一步推動耐藥菌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

全球范圍內,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AMR)的挑戰日益嚴峻。根據《柳葉刀》雜志發布的研究報告,2019年全球因耐藥菌感染導致的死亡人數高達約127萬,間接死亡人數更是達到約495萬,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同期因艾滋病死亡的86萬人。特別是耐碳青霉烯酶鮑曼不動桿菌(CRAB)和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CRKP),它們是導致死亡的主要病原體,死亡人數在5萬至10萬之間。

中國細菌耐藥監測網(CHINET)的數據顯示,耐碳青霉烯類腸桿菌科細菌(CRE)、CRKP和CRAB的檢出率近年來持續上升。截至2023年,腸桿菌目細菌對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的耐藥率分別達到了9.8%和9.5%,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率更是高達24.8%和26%,而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3.4%和73.7%。此外,耐碳青霉烯銅綠假單胞菌(CRPA)雖然檢出率有所下降,但耐藥率仍然較高,分別為21.9%和17.4%。在中國,碳青霉烯類耐藥革蘭陰性菌(CRO)的檢出率在不同地區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特別是在中東部和南方地區。

耐藥細菌感染不僅加重了疾病本身的負擔,還對患者的治療選擇和預后產生了負面影響。研究表明, CRO感染顯著提高了患者院內死亡的風險。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CRO感染的藥物選擇非常有限,CRKP對多數藥物的耐藥率甚至超過了90%,這使得治療變得極為困難。

CRO的耐藥機制非常復雜,涉及多種酶型,并且這些酶型可能同時存在。KPC酶是主要的耐藥酶型,而NDM酶也較為常見,后者能夠使細菌對某些藥物如頭孢他啶-阿維巴坦產生耐藥性。此外,研究發現部分產生KPC酶的菌株也對頭孢他啶-阿維巴坦產生了耐藥性,這進一步增加了治療CRO感染的難度。面對CRO治療藥物的局限性,迫切需要研發新型抗菌藥物,以豐富臨床治療的選項。

為了便于指導臨床應用,我國專家依據WHO推薦的標準和流程制定的《碳青霉烯類耐藥革蘭陰性菌感染的診斷、治療及防控指南》中要求,除了常規常用抗菌藥物進行藥敏的測定外,建議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對CRE分離株進行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或基因型檢測、推薦在臨床用藥選擇有限時開展聯合藥敏試驗。

總之,碳青霉烯酶酶型檢測是應對耐藥細菌感染的關鍵步驟,對于改善患者預后、控制耐藥菌株傳播和指導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具有重要作用。在提高治療成功率、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使用、延緩耐藥性發展、優化抗菌藥物使用、降低醫療成本、改善患者預后、促進個性化醫療、加強感染控制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


感染和臨床微生物科 宗鑫欣 劉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