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8日17時30分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朝陽醫院)常營院區急診醫學中心分診臺接到120急救電話,獲悉即將接診1名外院轉診來的病情危重的突發劇烈腹痛患者。分診護士迅速響應,通知急診外科醫師張曄和搶救室醫師袁偉做好接收準備,并向上級報告。
17時40分,患者被送達急診。該患者為中年女性,突發劇烈腹痛1天,伴頭暈、惡心,反復追問患者及家屬病史,得知患者既往10余天前曾有高處墜落史,當時在河北省當地醫院檢查考慮腰椎骨折,自行居家臥床,今日去該院復診,突發劇烈腹痛,行腹部CT檢查考慮腹腔出血、脾破裂、肝破裂不除外。由于病情危重,當地醫院建議轉院,患者家屬聯系120跨省驅車趕到朝陽醫院常營院區。常營院區急診醫學中心外科醫師結合患者病史以及目前癥狀,考慮腹腔大量積血,腹腔內實質臟器傷可能性大,同時存在腰椎骨折,立即完善各項相關檢查,聯系肝膽外科和骨科值班醫師緊急會診,迅速啟動危重患者搶救流程,確?;颊吣軌虻玫郊皶r救治。
肝膽外科二線值班副主任醫師張興茂和骨科副主任醫師李一漢接到電話后5分鐘內趕到急診搶救室,和患者及家屬溝通了解病情發展過程,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分析影像學檢查。李一漢考慮患者為腰椎橫突骨折,骨科暫無特殊處理。張興茂明確患者腹腔內大量積血,脾臟密度不均,結合受傷部位考慮高處墜落后延遲性脾破裂出血,有急診開腹探查的手術指征。同時臨床檢驗科電話緊急回報患者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71g/L,(O型,RH(陰性))屬于罕見的熊貓血型。張興茂向肝膽外科當天的值班三線主任醫師樊華匯報了患者的病情以及特殊血型,同時第一時間聯系了輸血科和北京市通州血站是否備有O型、RH(陰性)的懸浮紅細胞和血漿,得到的答復是由于血型特殊且罕見,沒有常規備血,且短時間內無法籌集到獻血人員。血色素7克,腹痛劇烈,腹腔內很有可能還在持續出血,沒有配血,心率112次/分,血壓97/55mmHg,患者開始出現休克前期伴隨的躁動不安表現,病情危急時間急迫。樊華立即請示肝膽外科主任賀強,賀強當機立斷,指示:考慮到患者目前生命體征極不穩定,隨時有可能失血性休克死亡,盡管患者熊貓血型且沒有備血,也應爭分奪秒立即進行開腹探查,手術止血,同時繼續聯系醫院輸血科并通過通州血站及北京市血液中心尋求O型,RH(陰性)備血;術前和麻醉科醫師芮燕和趙欣溝通,術中啟用自體血液回收裝置收集腹腔積血,如確認無空腔臟器破裂積血無污染,考慮腹腔積血自體血液回輸。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呂少誠正在休假期間,得到消息后,第一時間趕到醫院參加搶救和手術。在肝膽外科、麻醉科、手術室、輸血科和急診科等各個科室的通力配合下,從患者到達醫院急診醫學中心到進入手術室僅用時1小時5分鐘。
患者入手術室后復測血色素僅6克,鑒于患者的特殊血型且沒有配血,樊華提出手術過程中首先控制脾蒂,控制住活動性出血,減少手術當中進一步出血的可能,吸凈腹腔積血備回吸收,探查除外空腔臟器損傷和腹腔積血污染可能后,盡早開始血液回吸收處理。開腹后張興茂和呂少誠發現,腹腔內大量積血和血凝塊約2000ml,以左上腹明顯,清除凝血塊、回收血液后,發現脾下極撕裂活動性出血,張興茂觸摸脾動脈搏動后決策果斷,鉗夾脾動脈,并雙重結扎離斷,繼續縫扎脾靜脈,游離脾周韌帶后完整切除脾臟。探查腹腔內其余臟器,明確無明顯損傷后,芮燕和趙欣將腹腔回吸收2000ml血液回吸收儀器CELL SAVER回吸收處理,又通過外周血管輸回到患者體內,隨著出血被控制,腹腔積血處理后回輸,麻醉醫生回報患者的生命體征逐漸平穩,升壓的血管活性藥物也開始減量。手術用時2小時,術后患者安返肝膽外科普通病房,進一步治療和護理。夜間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未使用血管活性藥物,第2天的血紅蛋白恢復至110g/L。
朝陽醫院多學科醫護團隊在這次搶救行動中展現了高效的醫療團隊合作和專業水準,從接診到手術完成、術后治療,展現了精準的判斷和迅速反應。同時再次體現朝陽醫院多科室、多部門在急危重癥患者救治中的高效協作、豐富經驗和敢于擔當的精神,為患者贏得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肝膽外科 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