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4月下旬開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嚴峻復雜,北京朝陽醫院各項工作、任務繁重。除了支援隔離點、支援北京地壇醫院外,我院每日需派出300-400人支援朝陽區和石景山區的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同時要保證醫院的正常診療秩序,面臨巨大挑戰。院團委第一時間向院黨委請纓,主動加入到外派任務中去,并開展“守護朝陽”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項目。5月4日當天,團委書記親自帶隊,和化身“大白”的朝醫青年們共同度過了獨具意義的五四青年節,團委副書記、團委委員及各支部團干部也陸續帶頭參與到外采任務中,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充分發揮青年的生力軍作用。

5月16日,團委正式向全院青年下發“關于積極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議書”,號召廣大青年提高政治站位、做好個人防護、堅守工作崗位,在不影響醫療救治工作的情況下,根據防疫需要積極參與醫院的各項疫情防控任務。在核酸采集、流調導診、醫療保障等活動中,積極報名,沖在一線;在抗擊疫情、醫療救治的各條賽道上,奮勇爭先,創造佳績。

自4月23日起,截至5月30日,我院兩院區共派出核酸檢測醫護人員2946人,其中院本部35歲及以下青年1201人,28歲及以下團員587人。除了外派核酸,院內所有工作人員每日的核酸采集也是一項“大工程”。5月以來,院本部共支援院內核酸檢測的醫護人員158人,其中35歲及以下青年121人,28歲及以下團員103人。目前,在志愿北京平臺,“守護朝陽”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項目共錄入青年志愿者290人,總服務時長5291小時。

本次疫情以來,還有一小部分團員青年被封控在家中,無法與同事們并肩作戰。但他們拒絕“躺平”,就地轉化為志愿者,在社區中為抗疫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
來自行政管理團支部的團員青年李熙冉家住小區先后被定為管控區、封控區,急需補充抗疫力量。“我是做信息化工作的,信息輸入系統我也熟悉。”當社區招募入戶核酸采樣志愿者時,李熙冉主動報名,主要負責一棟樓35戶人家在核酸采樣時的信息錄入工作。同時,他還負責醫院員工的健康監測等工作,手里還有一些門診信息化項目需要一直跟進。所以,李熙冉上午做上門核酸服務,下午做單位的工作。盡管如此,當小區志愿群里有需要時,李熙冉也會盡可能地參與其中,為居民發放防疫物資、收發快遞等。

此外,還有很多團員青年都在社區默默奉獻,積極投身于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務中,在院外與朝醫青年共同戰斗!

此次疫情來勢洶洶,朝醫青年積極響應院黨委、院團委號召,堅持“動態清零”,投身于疫情防控的各項任務中,不怕困難、不畏艱險。這一個月以來,朝醫青年自愿放棄休息,披星戴月出發,又在夜幕中歸來,經歷了風雨雷電,也感受了夏日炎炎,任汗水浸濕衣褲也在崗位上默默堅持著、奉獻著。外二團支部書記劉沛璇因在悶熱天氣中長時間戴橡膠手套而起了大面積濕疹,在團委送去關愛時,她卻輕描淡寫地說道:“嗨,我沒事兒,抹點藥就能繼續上崗啦!”。一幕幕感人的畫面觸動著朝醫青年的心,書寫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抗疫硬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