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護理隊伍中有這樣一些人,她們或智慧管理,帶領團隊蓬勃發展;或精于業務,展現匠心與仁愛精神;或與人溫暖,讓患者如沐春風,雖有病痛仍感暖心與溫情。在5·12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醫院特推出“護理·人物”系列宣傳,選擇在護理專業技術、護理管理藝術、護理愛心仁術三個方面的優秀人物,對他們進行宣傳,營造積極向上的護理文化。即日起在網站、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推送,敬請關注。
“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
——蘇霍姆林斯基
有這樣一位護士,她沒有學富五車的才華,但她用最美的青春書寫著生命的感動;她沒有風華絕代的容顏,但她用最樸素的笑容為患者增添抵抗病魔的勇氣;她也沒有一舉成名的偉大事跡,但她用最真摯的愛心為患者拂去滿身的傷痛——她就是北京朝陽醫院血管外科的護理教學老師張麗金。

付出,是不停歇的堅守——不忘初心,堅持學習,護佑健康溫暖生命
一位從ICU氣切拔管后轉回血管外科病房的老先生,氣管切開處總是漏痰、漏氣,幾次換藥后,問題還是反復出現。細心的張麗金查看后發現痰液從切口漏出,這會導致氣管切開傷口不易愈合,患者進食不適感明顯。憑借曾經多年的ICU工作經驗,她與醫生商量讓她試試幫助老先生換藥,為此她還請教了ICU的醫生、護士,學習目前更好的換藥經驗和選擇更合適的敷料來促進傷口愈合。經過她的不懈努力,老先生明顯感覺狀況不斷改善,并對她非常信賴。一段時間的精心護理后,老先生的傷口痊愈了。老先生非常感謝她,出院那天家屬給她準備了一個大紅包作為答謝,張麗金笑著拒絕了。她告訴老先生:“能幫到您,是我的榮幸,讓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價值和意義,但這價值不能用金錢衡量。”

用心,是溫暖每一位患者——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用心溫暖患者
張麗金是個勤快、細心的人,她總能觀察到患者可能需要幫助的地方,并施以援手。一個長期臥床的女患者,頭發又長又多,夏天很熱,她看到,就主動幫患者扎起辮子,看起來既清爽又整齊,患者覺得很舒服。每次洗完頭專門等她來梳頭發,還笑稱她是“美發師”。
她和每位護理過的患者關系都很好,她護理的患者也親切地稱呼她“張老師”。護士長會把病情危重、風險較高的患者和那些不好溝通的患者交給她來護理,也不知道她有什么本領,患者都很聽她的話,非常配合護理工作。她給年輕護士分享經驗時說:“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到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盡可能提供幫助,才會得到患者的認可。”
行動,是最好的模范——精誠協作,以身作則,積極服務同事
作為責任護士,張麗金日常管理患者周到、細致,從化驗指標到營養問題無一不在她的管理范圍內。作為教學老師,她將護理患者的經驗,推廣至整個科室。她會細心地指導低年資護士如何細化、有效管理患者,同時把日常教學融入到臨床實踐中,以問題為導向提升護士的理論與實踐水平,培養護士的思維能力。她形容護士是病房里的“防火戰士”,醫生不在時要筑起一道防火墻,“隱患災情”及時排查,堅決杜絕“火災”發生,為患者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與大多數護理人員一樣,在張麗金的職業生涯中,并沒有驚心動魄、轟轟烈烈的事跡,只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兢兢業業的臨床工作。但就是在這條平凡且繁瑣的護理道路上,她憑著自己對醫者圣徒般的虔信,用她女性特有的溫柔、善良、細膩,用愛、真誠和智慧將護士的責任托起;殫精竭慮,樂此不疲地在護理工作這片圣潔的沃土上,不斷耕耘。不忘初心,真正做到“擇一業,終一生”。她用汗水見證著成長,用奉獻丈量著價值,用實干譜寫一曲曲動人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