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娟,女,53歲,中共黨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內科科護士長,內科護理學教研室主任,主任護師。

庚子年新春,武漢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劉小娟第一個向醫院報名:“我負責感染和臨床微生物科的護理工作,并且有2003年SARS、2009年甲流、2012年禽流感的救治護理經驗,22年黨齡的老黨員,執行力強,在國家有難時,要義不容辭地為國家分憂!”
2003年SARS時,劉小娟就作為護士長帶隊參加支援北京定點醫院醫療隊,歷時一個月,救治了大量的危重癥患者。17年后,新冠肺炎又肆虐全國,已經53歲的她得知醫院要派支援武漢醫療隊時,又主動請纓。醫院顧慮她的年齡,她說:“年齡不是問題,我身體沒事,鐘南山院士84歲了都能去前線,我才53歲為什么不能去?!在抗擊疫情面前不分年齡大小,只要國家需要,我們都應守土有責!”最終,她如愿以償,1月27日,她隨北京醫療隊馳援武漢。
“我來、我去、我能行”
達到武漢后,醫療隊負責人考慮到劉小娟的年齡,準備讓她分管物資。她卻婉言謝絕:“我雖然年齡偏大,但我是一名黨員,要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我要到最危險的隔離病房去。”

劉小娟(左二)在隔離病房里為患者測氧飽和度
就這樣,她帶領醫療隊另外2名護士長一起上了隔離病房的護理第一班。當天上班,他們盡快熟悉病區環境、病房床號特點、患者情況、工作流程。下班后,她及時跟隊員們分享經驗,讓大家熟悉陌生病房整體情況,盡快適應和進入工作狀態,避免感染風險。在隔離病房工作時,她完全不惜力,爭著搶著去干活。隊員們說劉小娟最常說的三句話是:“我來”、“我去”、“我能行”。

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她所帶領的護理團隊里,不僅有朝陽醫院的護士,還有老年醫院、中醫醫院以及天壇醫院的護士。作為護士長,她要把大家的心聚攏起來,與協和醫院西院的護理人員一起團結協作。她關心其他醫院護理隊員的身心狀況,利用朝陽醫院呼吸科的專業優勢,組織培訓護理專業技術,共同照護好患者。她經常鼓勵北京醫療隊的隊員們說:“我們是北京醫療護理專家,要有北京專家的風范,要和武漢同仁共同抗擊新冠肺炎。”她帶領的護理團隊在業務上、在信心上都給武漢同仁最大的支持。無論是協和醫院的醫生護士,還是北京團隊的其他醫院護士都對北京朝陽醫院的護理團隊團結協作友愛的精神贊賞有加!在工作之余,她還帶領護理團隊協助醫療隊物資管理人員整理、分類、發放各種物資,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臨時黨支部,黨性不臨時,作用不臨時”
在朝陽醫院的醫療隊中,劉小娟不僅是9名護理人員的護士長,還是整個團隊的臨時黨支部書記。有著22年黨齡的她和副書記一起,帶動黨員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她說:“雖然是臨時黨支部,但黨性不臨時,作用不臨時!”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她和其他黨員的影響下,醫療隊有7名群眾鄭重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在團隊中,劉小娟是年輕人的大姐、媽媽。她經常關心隊員們的飲食起居,細心發現隊員們的思想動態,及時化解隊員們的擔心、焦慮情緒。隊員們說:“小娟老師像媽媽一樣溫暖,保護著我們!她總怕大家餓著,一下班就會將熱乎乎的飯菜送到我們房門前。只要隊里有人上班,不論什么班次,我們都會看到小娟老師站在班車前,微笑著站在班車前為我們加油鼓勁!等班車緩緩開走后,她才離開,像媽媽為兒女送行一樣,眼里充滿著擔心和不舍,但同時也充滿著自豪。”
“等這次疫情過去了,咱們摘下口罩坦誠相待之時,我一定要好好抱抱您!”

北京朝陽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全體隊員(前排左四為劉小娟)
“我敬愛的小娟老師,一個像媽媽般溫暖著我、呵護著我的人!感謝您…...同時我也會努力成為您那般溫暖的人,成為職業道路上的道標,潤物細無聲地溫暖他人。”
劉小娟是中國南丁格爾志愿護理服務總隊的志愿者。2007年4月,她就負責醫院護理志愿者工作,幫助社區孤寡、獨居老人、做護理專業健康咨詢等活動。如今,劉小娟帶領護理團隊奮戰在抗疫一線,弘揚志愿者精神和南丁格爾奉獻精神,救治、幫助每一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