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北京朝陽醫院抗疫一線臨時黨支部組織帶領廣大黨員、職工不畏艱險、英勇奮戰、甘于奉獻、擔當作為,在艱難險阻中鏗鏘行進,在眾志成城中沖鋒在前,用錚錚鐵肩扛起了萬鈞重擔,在我院抗疫前沿陣地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為防疫、抗疫,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竭盡全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疫情期間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我院黨委領導帶頭堅守崗位,靠前指揮,擔責盡責。臨時黨支部政治引領到位、組織協調周密、宣傳引導得當,關心、聯系職工密切,為抗疫工作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廣大黨員干部更是在抗疫一線書寫了“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合格考卷。
一、臨時黨支部——高站位,著眼大局,接地氣,著手細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黨支部及時將黨中央的聲音傳遞到一線陣地,鼓舞士氣、指引方向、堅定信心和決心、輸送關切與勇氣。重溫入黨誓詞、簽訂黨員承諾書,黨支部對黨員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黨員堅定初心,勇擔使命,做抗疫一線的排頭兵。以大“疫”面前舍我其誰的勇氣,不畏風浪、不怕艱苦、直面挑戰,知難而上、迎險而上,始終把黨和國家的利益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由于疫情初期發展迅猛,形勢緊迫,緊急組建隔離病房并從各科緊急抽調一線醫護。工作、休息條件亟待改善、網絡信心系統有待建設、診斷指南不斷變化、工作流程不斷更改……在大家感到茫然和心里沒底的時候,黨支部就成了大家的主心骨。大家反映喝不上熱水,支部書記就協調相關部門破例提供電水壺;網絡信息系統不完善,支部書記一邊聯系信息科盡快完善,一邊將自己的手機放在污染區供發熱門診向隔離病房傳遞患者信息使用;工作流程不順暢,支部就每天將臨床遇到的問題整理成簡練的文字程報給醫務部門,協調推進問題的解決和流程的完善……
黨支部的工作要有力度,更要有溫度。為了保證職工的休息環境舒適、溫馨,支部對職工休息區進行了合理的規劃,放置了更舒適的床鋪和新鮮的水果、自制了簡易空床標識,減少了后進入休息室的同志對正在休息的同事的打擾。一線職工或其親屬生病,黨支部支委和科室領導竭盡全力給予最好的安排和照顧,并多次慰問。看到感染隔離病區的護士沒有吃飯的桌子,支部書記立即自費從網店購買。隔離病房有2歲的小患者,支部書記為其購買最好的有機牛奶,請護士轉達關切……元宵佳節,支部以溫馨的慰問信傳遞敬意和溫暖;醫生換崗輪休,支部書記也會親自致信送別。支部關注每名一線職工的的薪資待遇,有不妥之處會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確保同工同酬,公平公正。
細致入微的工作換來的是醫務人員“與新冠病毒死磕到底”錚錚誓言;是“我們都是小宇宙,溫暖一個是一個”的愛的承諾。
二、在抗疫陣地上遍插無形的黨旗,昭示著勇氣與擔當,責任與奉獻。
臨床微生物科主任谷麗是一名新黨員。有著多年感染疾病診治經驗的她奉命帶隊鎮守發熱門診和篩查隔離病房,與新冠病毒近距離正面交鋒。“新冠患者0漏診”、“醫務人員0感染”是黨委對這支隊伍的要求,也是谷麗對黨委的承諾。為了這個承諾,谷麗從1月18日至今,無一天休息。制定流程、培訓人員、與上級和兄弟科室溝通協調、參與患者搶救、處理層出不窮的問題……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主任親自上夜班、盯發熱門診,還承擔了從初一到初七的全院專家會診工作。深夜她還在分析患者的肺部影像,并在工作群里向來支援的年輕醫師傳授經驗。同事勸主任休息一天,她卻說:我就像裝上了輪子,完全停不下來。大家深知那輪子的驅動力是醫務人員的責任心,是黨員的使命感。
黨小組長楊春霞還在哺乳期,她毅然給不滿9個月的孩子斷了母乳,第一個報名進入核酸實驗室,一干就是兩個月。
黨員醫師于曉敏將年幼的孩子一人安置家中,協助主任制定科室的篩查路徑方案,負責感染科隔離區的人員以及各科支援醫師的上崗培訓及隔離區患者管理。每日工作至深夜。
黨員護士長李麗今年7月就要光榮退休了,面對艱苦的任務,她沒有提出任何困難,也不曾有絲毫的懈怠。從培訓支援醫師穿脫隔離服,監督上崗交接班人員防護裝備穿戴,到協調防護物資的管理,做到物資緊缺的情況下有的放矢,絕不浪費,再到后勤保障的發放,保證營養品能及時發到一線人員手中。她以醫院為家,手機永遠放在手邊,無論是晚上11點還是凌晨4點,她永遠都會第一時間回復信息。
黨員李晶是內分泌科的一名支援醫生,曾多次向黨支部請戰。在接到一線報到通知后,她30分鐘即到崗投入工作。她與信息中心同事一同完善各類患者診治的接診路徑和醫療文書模板,查缺補漏、指導一線醫師的臨床工作。給患者墊付醫藥費、取藥,耐心疏導、緩解患者的恐懼和焦慮。深夜,她總是讓一線大夫去條件更好的集中休息區,自己在隔離病房留守。
黨員齊一莎是一名90后麻醉師。面對需要氣管插管的患者,她沒有絲毫躲閃和猶豫,正對患者口鼻,不懼氣溶膠沖出,只為搶救患者生命。支援到期后,齊一莎和呼吸科醫師趙智玲主動申請延遲換崗。她們說:“這次換崗要會來很多的新手,我們再帶她們幾組班,等他們都熟悉了,我們再撤離。”誰不知道一線的工作高風險、高強度,然而她們卻做出了無私和高尚的選擇。
黨員護士史賽男工作在篩查隔離病房的搶救監護區。護理工作量之大已使她身心疲憊,然而在這繁重的工作之余,她還細心總結工作經驗,利用下班時間與同事分享護理經驗和心得體會,教大家如何做好個人防護,細致到如何防止護目鏡起霧的小竅門。
……
沒有豪言壯語,卻彰顯英雄本色!危險時刻挺身而出,危難時期擔當作為。北京朝陽醫院抗疫一線臨時黨支部帶領廣大一線黨員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在陣地上、在人們的心中插上了一面面無形的黨旗。
北京朝陽醫院抗疫一線臨時黨支部:張錦
2020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