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我院內二黨支部組織黨員重訪西柏坡,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開展了一次精彩而又充實的黨日活動。
早晨6點多鐘,太陽還沒有完全露出笑臉,內二支部的黨員們就準時趕到了北京西站,準備乘火車前往西柏坡。大家都知道,內二支部是剛剛重組的支部,由血液科、腫瘤科、職業病科和高壓氧科組成,黨員們彼此之間還不很熟悉,這次活動既是接受黨員再教育的主題黨日活動,也是一次增進黨員之間了解,增進團結協作的重要契機。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黨的反腐敗斗爭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黨的組織不斷得到純潔,黨中央的凝聚力空前提高。在這樣一個關鍵性的歷史時刻,我們支部的黨員們前往革命圣地西柏坡,重溫毛澤東主席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建國前期對全黨所面臨的嚴峻斗爭形勢做出的深刻論述和諄諄告誡,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大家對這次活動充滿期待,主動放棄休息時間,不值班的黨員都積極參加到活動中來。支部書記施云梅更是為了此次活動精心策劃,反復推敲每個細節,最終促使此次活動順利成行。
路上的時間短暫而又充實。黨員們首先進行了自我介紹,并通過簡單的小游戲,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大家迅速熟悉起來,融入進了支部這個大家庭。出發前,支部組織全體黨員進行了黨史知識和時事政治知識答卷,并廣泛征求黨員對支部工作的建議,根據黨員建議,支委李燕郴同志,在路上結合當前中印邊界對峙的熱點問題,給大家講了一堂生動的微黨課。燕郴同志講解了印度的歷史人文,中印邊界問題的歷史由來,特別是此次中印對峙中,中國政府和軍隊的原則立場,為解決問題所作的全面準備和有理、有利、有節的政治軍事斗爭,最后不戰而屈人之兵,使這一世界矚目的焦點問題獲得了最佳的解決,展示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維護祖國主權的堅定決心和高超的政治軍事斗爭謀略和手段。也使大家認清網絡上各種紛雜的潮流和言論,更加堅定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時刻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到了西柏坡,大家顧不得休息,立即來到中共中央辦公舊址和七屆二中全會會址參觀和瞻仰。當時以毛澤東為首的黨的五大書記都分散居住在西柏坡的山溝中,屋子都很小,幾乎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很多重要領導人甚至沒有專門的辦公室,臥室就當辦公室。五大書記日常吃穿和普通工作人員一樣,都到大食堂打飯,沒有自己專門的小灶。軍委作戰指揮室也就是一間十幾平米的土房,全部家當就是一部電話,三張桌子。就是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小、最簡陋的指揮室,卻指揮了世界上規模最大、最波瀾壯闊的民族解放戰爭,并最終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從根本上打敗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僅用3年時間,就建立起一個新中國。
這其中的奧秘到底是什么呢。多少年來,不但歷屆中央領導人都來到西柏坡考察調研,許多外國記者、學者也對此充滿好奇,從不同角度闡述中國共產黨取得全國勝利的必然原因。
環顧這個在當時飛機都偵查不到的偏遠山村,撫摸著西柏坡的一草一木,看著滿載歷史烙印的遺物、遺跡,耳邊回響起毛澤東主席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對全黨的嚴肅告誡:“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一時間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正是這種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保證了我黨在逆境中不斷發展壯大,并最終取得全國政權;正是這種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保證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人民利益為根本利益而無任何私利的根本宗旨;正是這種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保證了我黨能夠抵御建國后糖衣炮彈的攻擊而不腐化變質,最終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沖破千難萬險,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而且這種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也必將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實現中國夢的根本基石。
一天的參觀結束了,回京的路上大家都思索著、談論著,有對過去歷史的反思,也有對未來美好前景的展望。雖然言語中還帶著稚嫩,但大家都覺得政治上站得高了一些,看的遠了一些。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不知不覺中,大家又回想起在七屆二中全會會址前重溫入黨誓詞那莊嚴而又神圣的一刻… …
血液科 李燕郴 攝影 李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