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遠程會診資料中重要的客觀內容之一,CR、CT、MRI及其他醫學影像資料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在遠程會診的過程中,影像資料的質量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會診醫生的判斷。
為達到進行輔助診斷的需求,影像資料通常有很大的數據體量,也給數據傳輸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影像資料數據解決方案:
一、影像膠片或屏幕拍照
影像膠片或屏幕拍照是將影像數字化最先想到的方式。照片的質量取決于拍攝設備和條件,容易受到雜光干擾。雖然質量難以控制,但是便捷快速。應急情況下選擇片燈或白光純色背景拍攝膠片可以更容易獲得較清晰的圖像。

二、影像膠片掃描
用專用的膠片掃描儀可以獲得清新的數字膠片圖像,沒有雜光干擾和扭曲,成像質量穩定。但是這種專用設備用途單一,并不普遍,而且有掃描速度慢,單個數字文件體積較大的弱點。

三、DICOM導出圖片
從影像系統導出的普通圖片格式文件。圖像質量相對較高,體積小,可以通過瀏覽快速找到需要的層面,不需專用瀏覽器,方便快速,但沒有參數調節等其他功能。

四、遠程視頻共享本地PACS系統圖像
可以進行視頻遠程會診的平臺通常可以進行資料的實時共享。在網絡及軟硬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本地醫療影像系統內資料可以以較高的清晰度供雙方同時查看交流。常見受限的因素包括平臺對共享視頻流支持的程度以及內外網數據的共享等。

五、影像云平臺共享資料
高速網絡的發展使得影像云平臺應用逐漸增多,許多醫療機構都建有自己的影像云平臺,提供在瀏覽器或智能設備上實時閱片功能。在網絡條件好的情況下可以流暢的共享影像的原始圖像并進行各種參數調節。

六、DICOM標準格式文件
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是一種國際通用的用于存儲交流數字醫學圖像的協議集合。支持最高16位灰階的高素質圖像并可以同時保存眾多的影像參數和醫療數據,是數字影像的原始形態、在不同設備間交流的共同語言。可以滿足參數調節、縮放、測量、重建等各種功能,除了數據量較大和需要專用的瀏覽程序的限制以外,基本可以滿足遠程醫療的各種需求。

由此可知,為使遠程會診醫師能準確獲得患者的病情信息,采用DICOM這種無損的數據形式是首選的方案,網絡條件好的情況下影像云平臺共享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其次是遠程視頻共享本地PACS系統圖像。如患者只有膠片的情況下,掃描通常要優于拍照。
遠程醫學中心 呂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