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展示
呼吸所舉辦市衛健委《“領航”臨床研究方法學》首場培訓會
2024年3月8日下午,由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衛健委)主辦,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以下簡稱呼吸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朝陽醫院)協辦的第一場《“領航”臨床研究方法學系列培訓》在朝陽醫院本部門診樓十層報告廳順利召開。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技教育處副處長喬正國,呼吸所所長、朝陽醫院黨委常委、副院長童朝暉,呼吸所辦公室全體人員,各委屬醫院、醫學科研院所臨床科研人員等100余人參會。會議由呼吸所辦公室副主任、朝陽醫院臨床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梁立榮主持。
喬正國首先致辭,他指出舉辦“領航”系列臨床研究方法學培訓,是為進一步發揮市屬醫院、醫學科研院所臨床研究方法學人才優勢,全面提升北京市臨床科研人員研究方案設計、數據統計、項目管理及組織開展臨床研究能力,衛健委擬每月召開一次臨床研究方法學培訓講座,大力加強北京市臨床研究水平。呼吸所在所長童朝暉教授的帶領下,擁有一支多學科、復合型專業技術團隊,大力建設臨床流行病學專科,委托呼吸所作為第一家協辦委屬系列培訓會的科研院所,勢必為未來幾場系列培訓樹立標桿,為整個培訓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童朝暉發言表示,高質量的臨床研究對于推動醫學進步、提高衛生健康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而臨床研究方法學是保障研究科學性和可靠性的關鍵,市衛健委高度重視提升北京市醫療機構和醫學科研院所的臨床研究水平,去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提升北京市臨床研究水平若干措施》文件中指出,加強臨床研究方法學平臺建設是重要任務之一。呼吸所和朝陽醫院一直致力于臨床研究方法學平臺的建設,組建了一支專業的臨床研究方法學團隊,獲批了市衛健委重點學科,目前可提供方案設計、撰寫、數據分析、文章撰寫及質控等全鏈條技術支持,連續2次獲批北京市臨床研究質量促進中心,完成首發、揚帆、醫管局培育等項目前置方法學評審近300項,首發項目核查及稽查60余項,為促進院所學科發展、高質量科研產出及提升院所學術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感謝市衛健委對呼吸所的認可,作為第一家召開培訓的協作單位,呼吸所既有壓力、更有動力,一定竭盡所能為北京市臨床科研水平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接下來的專題培訓中,梁立榮介紹了《臨床研究方案設計技巧——基于PICOTS模型》以臨床研究方法學研究的經典模型“PICOTS”為切入點,結合豐富的研究經驗和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述了模型的應用場景與注意事項等,同時強調其在設計臨床研究方案中的重要地位。李嘉琛講解了《高效開發臨床預測模型:構建-驗證-評價”》,以自身開展的研究及數據分析工作經驗為主要分享內容,從模型構建、驗證再到模型評價,對模型的整個建立流程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最后,梁立榮分享了《利用既有醫療數據開展真實世界研究的設計要點及實例解析》,講述臨床真實世界研究的經驗,講解了真實世界研究的相關誤區,幫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與設計真實世界研究。
呼吸所成功舉辦衛健委臨床方法學培訓,不僅契合了市衛健委關于提升臨床研究水平的相關要求,同時也展現了呼吸所和朝陽醫院在臨床研究方法學領域相關的工作經驗與成果,也為廣大的研究者在開展臨床研究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培訓內容充實而深入,受到參會者的廣泛歡迎和好評。相信通過今后一系列臨床研究方法學講座,北京市醫療機構與科研院所的臨床研究水平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呼吸所辦公室 張迪 景行
上一篇: 呼吸所舉辦2024年國自然申報培訓班